第96章 屏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翻人比翻山越岭要容易,毕竟人没有山高嘛,尤其一趟下,感觉一迈腿就能翻过去。</p><p>但是山不会喘气,山也不会嫌你蹭着,怕你踩着。</p><p>顾昕小心翼翼的下了床,再小心,还是难免翻越的时候有挨挨蹭蹭。感觉手掌下头似乎软软的按着什么,她赶紧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压疼你没有?”</p><p>皇上嗯了一声,说:“没事。”</p><p>应该是压到他的手了。</p><p>顾昕赶紧加快动作,她下了床,香珠马上就过来了:“娘娘?”</p><p>刚才娘娘和皇上在帐子里说话声音低,香珠听不清楚,这会儿看娘娘下来了,赶紧过来搀扶。</p><p>“给我拿一身儿旧的寝衣来。”顾昕又往上拽了拽领子:“快去。”</p><p>香珠赶紧端起盏灯放在屏风后头,香露已经手脚麻利取了一套新寝衣来,又悄声问:“娘娘要不要吃口茶?”</p><p>“给我倒半盏水,要凉的。”</p><p>香珠不赞同:“娘娘不要吃凉的,要不然过几天又要难受了。”</p><p>顾昕退了一步:“那温水吧。”</p><p>香珠去端水,顾昕就在屏风后就着一盏灯轻悄的换了衣裳。</p><p>那身儿新寝衣料子实在是太滑了,带子一扯就开,带子一开,整件寝衣就象水一样轻缓无声滑落在地,在脚边堆散逶迤。</p><p>还是旧寝衣穿着舒服,处处妥贴合意。</p><p>顾昕喝了半盏温水解了口渴,想着回去的时候还得再翻一次山,有点儿为难。不过恰巧皇上也坐了起来,说了声:“端杯水来。”</p><p>现成的温水,香珠赶紧端了一盏过去,皇上喝了一口放下:“要凉的。”</p><p>今晚特别热吗?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要喝凉水?</p><p>但香珠敢劝顾昕,却不敢劝皇上,赶紧去外头又端了一杯冷水过来。</p><p>这杯凉水皇上端过去是一饮而尽。</p><p>看样子是渴了?</p><p>香珠躬身接过杯子退下去,看娘娘和皇上又睡下了,重新放好帐子,再去屏风处端走那盏灯。</p><p>顾昕隐隐约约能看见香珠端着灯的身影映在纱屏风上,忽然想起这个屏风她没细看过,原来晚上被灯一映,居然看得还挺清楚的……</p><p>换了舒服的寝衣,顾昕没了心事,舒舒服服躺下来,没多大功夫就睡着了。</p><p>第二天宫中几乎传遍了,李妃为了娘家出事去会宁宫求情,结果求情不成,居然还跟贵妃娘娘撕破脸了,最后被人从会宁宫里轰出来。</p><p>更要紧的是,皇上昨儿又去会宁宫用的晚膳,还在会宁宫过了夜。</p><p>那这事儿,皇上站谁,还不是一目了然吗?</p><p>李妃娘家估计要完,就算本来没要完,李妃触怒贵妃之后,也肯定完了。</p><p>说不定贵妃已经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李妃家没准儿要罪加一等,要彻底凉了。这一下,宫中人对李妃难免有几分兔死狐悲。虽然李妃不讨人喜欢,但大家谁没有个家人亲戚呢?若犯了错都要重惩,说不定这惨事有哪天就轮到自家了。</p><p>还有贵妃,她这份儿独宠简直成了压在众人头顶的一座大山,皇上对她实在是太偏心了。<;p>第二天宫中几乎传遍了,李妃为了娘家出事去会宁宫求情,结果求情不成,居然还跟贵妃娘娘撕破脸了,最后被人从会宁宫里轰出来。</p><p>更要紧的是,皇上昨儿又去会宁宫用的晚膳,还在会宁宫过了夜。</p><p>那这事儿,皇上站谁,还不是一目了然吗?</p><p>李妃娘家估计要完,就算本来没要完,李妃触怒贵妃之后,也肯定完了。</p><p>说不定贵妃已经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李妃家没准儿要罪加一等,要彻底凉了。这一下,宫中人对李妃难免有几分兔死狐悲。虽然李妃不讨人喜欢,但大家谁没有个家人亲戚呢?若犯了错都要重惩,说不定这惨事有哪天就轮到自家了。</p><p>还有贵妃,她这份儿独宠简直成了压在众人头顶的一座大山,皇上对她实在是太偏心了。</p><p>不但后宫嫔妃,连宁城公主都为了这消息吃不下饭。</p><p>她觉得她是低估贵妃了,之前想给皇上身边送个美貌宫女也有些莽撞了。</p><p>但贵妃实在是祸水。</p><p>旁的事情也就算了,独宠嘛,宁城公主也能不多说什么,可李家的事那是政事,是前朝的事,贵妃如果在政事上也能进言,甚至左右皇上的决定,那就更不妙了。</p><p>宁城公主看着宋贺用过了早膳,又吩咐人好生伺候。宋贺这个儿子在宁城公主眼中无一不好,又别提多听话了,除了……</p><p>宁城公主叮嘱丫鬟好生伺候——她不大放心长春馆这里拨来伺候的宫女,尤其是宋贺这里,只让她们在外头服侍,根本不能进屋。</p><p>“你们好生服侍贺儿,”宁城公主亲自给儿子念了一段书,郑重的嘱咐两个丫鬟:“点心茶水别少了,外头天热别让他出去,千万别出什么岔子。”</p><p>两个丫鬟齐声应是。</p><p>等宁城公主出门,个头稍高些的丫鬟草儿吩咐比她小两岁的印儿说:“你去茶房看看,有点心就端两盘来,不要那硬的啊,另外茶也端一壶来。”</p><p>草儿柔顺的应了,然后按着她的话去长春馆的茶房。</p><p>长春馆虽然地方不算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前住好几位公主也绰绰有余,现在只住了宁城公主母子三人,自然就更显得宽敞了。</p><p>茶房里头三个人,两个太监,还有一个是宁城公主带进宫的人,姓郭,印儿她们都唤一块郭姑姑。</p><p>“哟,印儿来了?是少爷那儿有什么吩咐?”</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