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不入太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后世史学家喜欢将广德帝和逼死弟弟的郑庄公作对比,他们用某种春秋笔法,赞扬大齐第二位皇帝至纯至孝。

  结果却适得其反,世人因此了解到刘堪的为人以及他阴暗残忍的内心世界。

  共叔段与姜氏勾结,计划攻取国都推翻郑伯君位,得知真相的郑伯最终选择了原谅。

  只是将弟弟流放,他的母亲姜氏,则被软禁,“不及黄泉,不相见也”,并没有赶尽杀绝。

  也仅仅是没有赶尽杀绝而已。

  和不孝不悌的郑庄公相比,今上可谓至纯至孝。

  无论他对太后有着怎样的怨恨,自始至终,广德帝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节。

  他每天都会去坤宁宫给金虞姬和杨青儿请安。

  各省进献紫禁城的水果菜蔬珍奇特产,李公公会按照广德帝嘱咐,第一时间送往坤宁宫,给两位母后享用。至于平日节庆,皇帝进献太后的礼物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两位太后对刘堪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不过看在刘堪如此孝顺的份上,也就没有过分计较了。

  如果刘雨霏没有被叛军推上政治舞台,如果长公主野心没那么大,可以想象,在南京紫禁城,在皇宫深处,这样母慈子孝的场景会一幕幕上演,一直到两位太后老去。

  可惜没有如果。

  改变发生在长公主被流放均州后。

  随着更多的刘雨霏党羽被逮拿、审讯,刘堪惊讶的发现,他的这位姐姐,父皇宠爱的长公主,竟有如此之大能量。

  广德帝怀疑,此起彼伏的叛乱,很可能和坤宁宫的两位母后有关。

  所以,从某天起,广德帝不再去坤宁宫,不再向金虞姬、杨青儿请安。

  刘堪,和他父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长公主流放均州,标志着对抗新政的政治势力,彻底覆灭。

  太上皇时代的勋贵大将,死的死,退的退,不再形成威胁——至少皇帝本人是这样认为的。

  作为帝国统治的某种象征,或者说是吉祥物,年迈的金虞姬和杨青儿必须活着。

  当然,也仅仅是活着。

  刘堪对自己所掌控的武力颇为自信。

  当各兵团将领因某种政治惯性,对广德帝还保持忠诚时,刘堪利用这种忠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章东、蒲刚、卢象升,收服邓长雄,完成了对文武百官的真正控制。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截止广德七年年初,新政在各地推行取得辉煌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