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追索案例,合作方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茶楼雅间内,茶香四溢。张鞠、沈瑜专心的听梁持讲起了一个案例。



1994年,鲁东博兴县有一尊北朝菩萨立像被盗。2000年,文物局了解到,这尊被盗菩萨像出现在扶桑美秀博物馆的展览中。



扶桑当时没有加入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而且美秀博物馆提供的证据也表明,当初是善意购得,所以从法律上追回来很难。



文物局通过各种渠道和美秀博物馆展开了谈判,而后者也非常希望今后能和国内有更多的文化交流。经过一年左右谈判,美秀博物馆同意把文物无偿地返还给华国。



国内也做了互惠安排,当时美秀博物馆迎来建馆70周年的活动,同意其延展纪念,等活动结束后再给华国。



“明年就到期了,希望能够顺利把这件文物迎回国吧。”梁持说完这个案例之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沈瑜说道“您描述的虽然简单,但是能听出来,参与的工作人员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梁持说道“这是必然的,不过,仅仅凭我们的努力是不够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众人之力,事情才能成功。包括我,包括张律师、张科长,也包括你。”



沈瑜配合的说道“我非常愿意出一份力,但是能力有限,只能尽力而为。”



梁持说“你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但是,我们特别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沈瑜不想把话说的太满,于是说道“我还没毕业呢,还谈不上工作的事儿。”



梁持笑着说“你误会了我的意思。当然,如果你愿意到我们的单位工作,我们很愿意招聘一位贤才。我的意思是,咱们之间的可以有各种方式的合作,就像张律师,精通文物保护和相关的民事诉讼以及相关的国际法。



她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并不妨碍我们经常一起合作。”



张笑颜说道“梁处,您的褒奖可太过了。”



梁持继续对沈瑜说道“你的能力是鉴定古玩。你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发现,在国际或其他市场上出现的流失文物的?”



沈瑜沉思片刻,问道“是靠驻外工作人员吧。”



梁持说“的确有他们的功劳,但是,他们人数太少,不可能见到市场上出现的每一件文物,而且驻外人员负责的工作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懂鉴定文物。”



沈瑜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您是说,在市场上流动的商人?”



梁驰点头“没错,我们国家有很多古董商人,当然,我说这个可没有贬义的含义,政策鼓励合法的经营和收藏。很多古董商人愿意向我们提供相关的消息,这些消息有可能是及时的,也有可能是滞后的,但总的来说,有就比没有好。



正是因为有了及时的消息和线索,我们才能把握住,被盗取流失的文物的流向,才能展开相关的追索工作。你愿不愿意以这种形式合作?”



沈瑜说“当然没问题。还需要什么手续吗?”



梁持摇头“口头协议,不需要手续。”



沈瑜“哦。”



张鞠看了他一眼。



梁持笑着解释“你别觉得口头协议就不正规。参与合作的人,需要一定资质的考验。因为你的能力和资历,已经可以通过验证,所以才这么容易。”



沈瑜说道“明白了,谢谢您。”



梁持说“既然你答应合作,以后我们也会把一些被盗取文物的消息,及时通知给你。如果你有发现,可以向张鞠或者直接向我们的工作人员汇报。”



沈瑜立刻答应下来,“没问题,义不容辞。”



梁持端起茶杯,对沈瑜说“小沈,我就借张科的安排,的追索工作。你愿不愿意以这种形式合作?”



沈瑜说“当然没问题。还需要什么手续吗?”



梁持摇头“口头协议,不需要手续。”



沈瑜“哦。”



张鞠看了他一眼。



梁持笑着解释“你别觉得口头协议就不正规。参与合作的人,需要一定资质的考验。因为你的能力和资历,已经可以通过验证,所以才这么容易。”



沈瑜说道“明白了,谢谢您。”



梁持说“既然你答应合作,以后我们也会把一些被盗取文物的消息,及时通知给你。如果你有发现,可以向张鞠或者直接向我们的工作人员汇报。”



沈瑜立刻答应下来,“没问题,义不容辞。”



梁持端起茶杯,对沈瑜说“小沈,我就借张科的安排,敬你进一杯茶。”



沈瑜急忙说“梁处,您比我年长,应该我敬您。”



说完这件事情之后,梁持问道“我听张鞠说过,你想买一些青铜器,是在纽约要拍卖的青铜器吧?”



沈瑜说“是有这个想法,您也知道了?”



梁持摆了摆手,“富苏拍卖行把消息散的满处都是,希望更多的藏家去购买,我们自然收到了消息。不过,这几件青铜器并不是被盗取的,而是从清朝的一些收藏家手中流传出去的,没有法律依据去追索。



每年用于回购的财政拨款是有限的,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把它们全部买回来,如果你愿意购买,我们自然是支持的,哪怕你买回来,是个人收藏也好。”



沈瑜说道“即便现在个人收藏,将来最终也是要捐出来,变成社会资源的。”



梁持称赞道“你有这个觉悟,特别好。张律师,经常往返于各国,你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有一个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帮助,你在国外做事会比较方便。”



张笑颜说道“沈总,以后还请多照应我的生意。”



沈瑜说“您是律师,到了国外,还得需要您的帮助。”



张笑颜说道“您如果去买青铜器,估计那个时候,我也会在纽约,如果有机会,我想跟您一起去。”



沈瑜说“没问题,咱们一起去。”



梁持说道“你们就别这么客气了,以后合作的机会多的是。”



几个人越聊越投机,说起了自己与古玩的故事。



梁持虽然是从别的单位转过来的人员,但是,在文物局工作的这些年,对本职的业务也非常熟练,说起文物追索的事情,那是头头是道。



张笑颜则是精通法律的人才。



沈瑜听着对方的经历,忽然想起了在钮約时,罗伯特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