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劝我发单章,就发下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有自己的欠缺。



    古代中国,未必每一样都领先别人,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唐代引进了那么多乐器,很多是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民族乐器。



    家具方面,印度绳床——马扎——椅子;胡床——椅子;还有桌子等等。



    食物方面,汤饼、胡饼之类。



    甚至衣服上也有西域元素。



    唐人都不在乎,人家好的就吸收,并不觉得丢脸,你怎么那么狭隘呢?



    别人真的样样不如你吗?你那么自信?



    最后说一下有关西方伪史论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西方古文明确有其事,脉络可寻,基本清晰。



    至于是不是他们说的那么好,我不知道。



    文物是不是全是真的?不是。因为西方自己有学者都提出质疑。有些是真的,有些未必是真的。



    西方那时候是不是样样不如中国?不是。



    就比如有位书友提到的,他们的那些规模宏大的穹顶教堂,还是很需要几何、力学知识的。



    我国也有拱形结构,典型的就是赵州桥。但一则规模较小,二则正如读者说的,赵州桥有些讨巧了,拱形结构产生的横向力被河岸抵消了。教堂的穹顶没法这么简单抵消,他们在建筑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或许那位读者说中国那时候的建筑技术,也能造出这样大规模的穹顶。



    那么,证据?你不是一直要证据吗?



    就说这么多吧。



    对了,另外谈下“水”的问题。



    我发上个单章的时候就说了,这是时间轴、时间轴、时间轴的写法。



    时间轴什么意思?按时间来写,而不是故意压缩时间进程,人为创造戏剧冲突。



    一个人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枯燥的,也就是伱们说的“水”。刺激的部分只占极少时间,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不信?



    下面我以李世民为主角写一本“小说”。



    615年,隋炀帝被围雁门,李世民募兵救援,突厥退去。——这段小高潮,大概持续几个月,剩下半年,“水”。



    616年,李世民到太原。今年就一个小高潮,带人干掉了一个土匪头子,前后几天。剩下大半年,“水”、“水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