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走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此不惜开罪文人和地方豪强。在士兵们心目中,他是纯得不能再纯的真武夫,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谁敢对邵圣不利,那就砍翻他。



    这个年代的权力核心来源在哪里,一定要搞清楚。



    不是宰相,不是世家,不是豪强,不是地方刺史,不是文人士子,而是禁军武夫。他们是改朝换代的主角,历史上几十年内表演了那么多次,宁不鉴耶?



    ******



    阅兵完成之后,雨也停了,大军次第开拔,东进发。



    义从军、定难军,外加提前出发的天雄军、武威军,以及尚在河北的天德、龙骧、突将三军,超过二十万禁军,可以说空国而出了。



    邵树德回到定鼎楼之后,换了一件戎服。



    十二岁的皇五子惠贤、十岁的皇六子明义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邵树德的儿子们到了一定年岁,都下去历练了,这次出征,五郎、六郎便要跟在他身边,言传身教。等稍大一些,也要下去历练。



    其实不是没有大臣劝阻,认为这不合制,但邵树德只回了一句“我武夫也”,便堵住了他们下面的话。



    武夫,干什么事情不都很正常?我管你怎么想。



    邵家大郎今年二十岁,已是安东行营都指挥使。



    二郎十九岁,是征蜀主帅。



    三郎十六岁,历任文登县司户、黄县尉,再过三两月,即将转任蓬来县丞。



    四郎十四岁,这会在海州东海县当海关令史。



    五郎明年差不多也可以放出去了,六郎还要留在他身边学习一阵子。



    孩子们出去历练,不指望能学到太多东西,因为地方官吏会对他们有所保留。另外,他们也不可能长期待在一个职务上,而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方方面面,在各个职务上流转,主要是为了熟悉地方民情,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地方任职结束后,会转到军中历练一番,熟悉军务。



    他们跟状元学文,跟最顶级的武师学武,本来就是文武两便,自然也要文武两方面都熟悉了。



    “走也!”邵树德换完戎服后,便下了楼,翻身上马。



    邵惠贤、邵明义亦上马。



    银鞍直军士夏鲁奇扛着大旗,跟在后边。三千骑簇拥着父子三人,浩浩荡荡出了定鼎门。



    夏鲁奇是青州人,应募州兵成功后,因骁勇异常,被推荐到邵树德身边。



    邵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