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康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牧草,田舍夫们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耕作模式,社会风貌已经大不一样。



    康福身上的冬衣就是毛布制成的。原因无他,便宜。而在此之前,老百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御寒衣物的。这两匹毛布拿回去,可以制几身衣服了,算得上是厚赏。



    「走吧。」等到芜菁清洗完毕装车,拓跋彝昌挥了挥手,与车马一起上路。



    他假期已毕,正好一起回宫中上值。这几车芜菁,也是宫中采买,顺路就押送过去了--作为护院,康福自然也要跟着了。



    「你约的都是哪些人?」路上闲着无事,拓跋彝昌便问道。



    「两位禁军老卒,年岁大了,退了下来,都是义从军的。」康福答道。



    「你怎会认识他们?」拓跋彝昌怀疑地看了他一眼。



    「都是河东俘兵,运气好被拣选了出来,作为补充兵进了禁军。」康福答道:「进去时本身就年岁不小了,厮混了几年,便退下来了。还没来得及置办家产,现在想想,干脆也不置办了,采买些东西,到安东府安家算了。」



    「义从军……」拓跋彝昌沉吟了一下,道:「打完魏博,义从军便回到河南府休整,听闻迟迟未补充战损,这有点意思。」



    「不会补充了。」康福说道:「或者即便补充,也是走的人多,进的人少。朝廷就是在通过这种手段削减义从军员额呢。」



    战损、退伍都会造成缺额,但迟迟不补充,朝廷打的什么主意,尽人皆知。不过这确实也是一种比较柔和的裁军方式,比成建制遣散所造成的震动,可要轻多了。



    「天下尚未太平,就不需要养这么多兵了么?」拓跋彝昌叹道。



    马车行驶在一等国道之上,走得轻快无比。



    道路两侧有成片的农田。田里种的也是各种冬菜,比如芜菁、菘菜之类。有几片田的芜菁、菘菜种在一起,这是收了河南府农学钱的农户搞的。据说菘菜、芜菁会「生」出许多奇奇怪怪的「孩儿」,就如一个汉人与粟特人成婚,生下的孩儿兼具两方特点一样。



    拓跋彝昌对此是相信的,因为马和驴能生出骡子,芜菁和菘菜也有可能。或许不定哪天,老百姓餐桌上就又多了几样冬菜呢,甚好。



    「兵太多了呗。晋王的兵,还没这边拿的钱多呢,一样养得焦头烂额。」康福说道。



    天下各藩镇的武夫,收入并不一样。比如以前朱瑄、朱瑾的兵待遇就没朱全忠的宣武军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