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计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



    刘鄩被王彦章这个“浑人”教训了,但一点不生气,反而虚心问道:“新泉军常年屯驻阴山,家人也在那边,他们愿意当镇兵,这可以理解。忠武、淮西兵又怎么可能愿意去?”



    “不同意,就要被遣散。”王彦章说道:“洛阳兵不少,打过去并不难。另者,淮西兵应该是听话的。”



    宗法治军的折家军嘛,在一众军阀部队里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还在江汉奋战的威胜军也是这么个情况。



    “况且,据胡枢密所言,镇兵的钱粮也是不少的。”王彦章说道:“还给地,可将家人迁移过去。”



    刘鄩若有所思。



    不同地方的镇军,应该是不一样的。阴山一带不是什么好地方,也未必有那么多土地、牧场分给镇兵,势必要朝廷补贴一部分钱粮。



    如果换到安东府呢?刘鄩不知道。



    ******



    海对岸的蓬莱镇,邵树德也正在与群臣商议安东府军队改制的事情。



    “归德等军久戍在外,总不是个办法。”邵树德说道:“一年两年还成,三年五年可就难说了。这事,终究要解决。前次枢密院提出重设府兵之议案,将镇兵改为府兵,你等觉得如何?”



    “陛下不可。”陈诚率先说道。



    “何耶?”邵树德问道。



    “陛下。”陈诚回道:“府兵之制,始于后魏年间。到了隋时,已臻鼎盛,随后败坏。至唐前期,因隋季丧乱,人少地多,府兵稍有振作,后又趋于败坏,于高宗、武后朝渐不堪用,军士大量逃亡,战力下降。玄宗天宝八年,彻底废除府兵制。府兵,需要田地、奴仆。”



    简而言之,府兵的战斗力,与所拥有的田地和部曲数量成正比,也就是和经济实力成正比。



    隋文帝晚年,关中府兵就已经不太行了,土地太少,人太多,府兵穷困,没有那个经济实力锤炼武技,置办器械。他们已经从脱产状态变为了直接参与一线农业生产,和土团乡夫慢慢接近,战斗力自(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然无法维持。



    边境苦寒之地,是否具有推行府兵制的条件,这是值得讨论的事情。



    “另者,前唐府兵折冲府的设置,大体遵循‘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内重外轻“的原则。”陈诚继续说道:“关内道有折冲府289,河东道166,河南道73,河北道51,陇右道33,山南道15,剑南道11,淮南道9,江南道7,岭南道6。因前唐定都长安,起于河东,故关西、河东二道为府兵重地。河北人口数倍于关内道,折冲府的数量却只有六分之一。陛下圣明,自看得到其中真意。”



    邵树德微微点头。



    他懂陈诚的意思。府兵在地方上有田有奴仆,自己置办武器,参加折冲府组织的定期训练,他们的经济关系、社会人脉全在地方上,朝廷的影响力其实是有限度的,且离统治中心越远,影响力越低。



    隋唐都是起家自关中,折冲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