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年号、仪典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遵命。”众人无奈,只能应道。



    “君王改元,都有哪些原因?”邵树德突然问道。



    这题我会!



    陈诚立刻应道:“一者即位改元,王者受命于天,与民更始,故需改元;二者因祥瑞改元,汉武帝时有言‘元宜以天瑞命’,故汉有‘元狩’,国朝有‘仪凤’、‘大足’、‘景云’等年号;三者祭祀改元,如封天禅地、享祀明堂等;四者祈福消灾改元,高宗仪凤年间频发旱灾,故改元调露;最后便是因大事改元了,比如天子播迁或者对外大胜。”



    邵树德听了心中一动。



    封天禅地改元,这……好想干他一票啊!



    但没有扎实的功劳,你都不好意思去封禅改元。除非在一统南北之后,再平灭诸多化外势力,比如契丹、南诏、高昌回鹘。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邵树德一言而决:“过几日会有一批官服发下,你等看看式样如何。建国称制,千头万绪,诸君要多多费心了。”



    “遵命。”



    ******



    “殿下,这便是五辂车了。”太仆卿陈宜燊指着一水排在那里的车辆,说道。



    邵树德随意看了看。



    天子有五辂车。祭祀、纳后乘玉辂;飨射、郊征乘金辂;行道乘象辂;巡狩、临兵事乘革辂;田猎乘木辂。



    登基那天的话,就是乘坐玉辂车了。



    这其实是制造的第二批五辂车。



    先前做好过一批,给大唐圣人用了。因为邵树德许诺乐安郡王的一应仪轨,仍然可以是天子待遇,故干脆把那批车送出去了,另外命人重新做了一套。



    “日子选在哪天?”邵树德问道。



    “下月初一乃吉日,群臣先行拜礼,接着南郊祭告上帝,然后告慰宗庙,最后昭告天下,让官民皆知新皇登基矣。”陈宜燊答道。



    “宗庙改建好了么?”邵树德问道。



    “已将李唐宗庙迁出。”陈宜燊回道。



    “前隋皇室后人可已找到?”



    “监察御史杨仁矩为隋朝宗室。绛县丞宇文调为后周宗室。”



    “册封杨仁矩为酅国公、宇文调为介国公。”邵树德说道。



    “遵命。”陈宜燊立刻领命。



    这个册封缘于“二王三恪”之礼。



    这个礼制的核心是,新朝建立后,给前朝宗室后裔封爵,展示大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