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落实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r />     吏部尚书卢光启暗暗嗤笑。武夫罢了,大言不惭,给你笔都不知道怎么写字,还治国理政,笑死人了。



    “天子已升御座,文武百官,依次入内。”正在众人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有小黄门跑了过来,大声传旨。



    邵树德看了此人一眼。腔调很怪异,应该是王彦范、丘思廉的手下。



    古来宦官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即家贫者、罪犯、俘虏——魏忠贤就属于穷得掉渣去当太监的,郑和则是战争俘虏。



    在国朝,情况可能出现了“亿点点”变化。宦官成了家族事业,世代传承。宦官按品级不同,都有收养儿子的规定限额。儿子娶妻后,家族开枝散叶,只需有一两个去当宦官就行了。久而久之,造就了庞大的宦官世家。



    不过邵树德信不过那些世家,目前敢用的就王彦范、丘思廉二人。对了,最近刘景宣又来哭诉,邵树德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数来数去,就这三个宦官世家了。人员是不够的,那么就只能从俘虏中挑选了。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杨悦了。他在云州俘虏了不少吐谷浑、回鹘少年,都送来了洛阳,王彦范、丘思廉二人甄别挑选了一些,充作宦官。



    这个小黄门应该就是了。



    邵树德行经他身侧时,突然问道:“汝何名耶?”



    “仆固承恩。”小黄门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举步走入含元殿。



    殿内布满了仪仗。按制,大朝会需布散手仗、供奉仗,立于殿上;黄麾仗、车辇等立于殿外庭上;执扇陈列于殿内两厢;黄旗仗、赤旗仗、三卫仗等要从皇帝的寝宫一路跟随到正殿,然后列于庭外指定位置。



    不同的仪仗队,手里的旗帜颜色和器物也是不一样的,而且相互之间也有尊卑之分。



    比如立于殿内的散手仗、供奉仗,其成员多为勋贵子弟。



    仪仗队也承担守卫宫廷的任务,即他们不是单纯的仪仗队,同样要站岗放哨守卫宫城,有时候会与其他宫廷卫士对调,互换职责。



    邵树德治下的洛阳没有那么多仪仗,卫尉寺辖下只有单纯的宫廷卫士,因此这些仪仗多为赤水军士卒借调充任,临时客串。



    百官入殿,山呼万岁,然后分两班,或坐或立。



    政事堂四位宰相、三省六部主官皆有座位,邵树德作为检校太傅、夏王、三镇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然也有座位。



    圣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百来位官员,心情略有些激动——按制,大朝会之时,在京九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一共三百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