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开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附庸势力则是山南西道、龙剑、凤翔、河中、唐邓随、忠义军六镇。



    从属藩镇可以更换节度使、委任刺史,赋税除留州外,以前解送供军使衙门的仓库,现在则由夏王府接管。节度使本人也有相当的权力,但无衙军,只有少许州兵。



    附庸藩镇大体上自己做主,赋税不用解送王府,时不时上供一些即可,有规模不等的衙军,还有听令出兵征战的义务。



    现阶段消化的原则,是逐步吞并从属藩镇,将其纳入夏王府的管制,一步步扩张“夏国”的疆土。



    对附庸藩镇,则着重渗透、改造,慢慢变成从属藩镇,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保义军了。



    这个藩镇所辖诸州,华州本来是王卞的地盘,邵州是新设的,虢州在黄滔任刺史后,也在慢慢收拾了,可以说是改造难度最小的藩镇。



    “陈长史——”邵树德突然问道:“拿李璠开刀,会不会引得人人自危?”



    削藩,从来都是很敏感的事情。



    不能乱来,也不能大刀阔斧,只能逮到机会后徐徐消化。



    李璠作战不力,这确实是个罪名。但也可能引得其他人犹疑,毕竟“作战不力”有些太宽泛了,看起来就像是欲加之罪一样——事实上也差不多。



    “大帅可是担心唐州和凤翔府?”陈诚胆子很大,直接就说了出来。



    赵光逢就慢了一步,也不知道是不愿意得罪折家呢,还是脑子转得比较慢。



    “老实说,唐邓随三州,皆我岳丈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连带着赵匡凝降顺,甚至金商诸州,亦归其功。我只派了定远军、豹骑都助战,大头还是折家子弟拼杀。”邵树德说道:“若动了李璠,折老令公会不会有想法?”



    折家目前是邵树德领导的这个关西武人集团中最大的山头,两镇相加有一府七州,大几十万人口,军士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不可小觑。



    偏偏人家的地盘还不是全靠邵树德,自己努力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内部铁板一块,处理起来非常敏感。



    “大帅勿虑。”陈诚道:“折令公没有——没有反的理由。”



    赵光逢暗暗瞟了他一眼。如此议论外戚豪强,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么?



    “过完年后,我欲往南阳、襄阳一行。我不去,军士们如何认得我?”邵树德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说道:“我对岳丈是信任的,但他年事已高,精力日渐不济。裴远来报,如今唐州军务,多委折从古等将。我不放心,得去看看。”



    “大帅——”赵光逢插言道:“南阳之行,还请慎重。”



    邵树德笑了下,道:“自起兵以来,征战十余年矣,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赵司马勿忧,我与天雄军上万将士一起南下。天雄儿郎在侧,没人能对我不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