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仙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打提供了条件。但即便如此,一副板甲绝大部分的工作也是后期完成的,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依然巨大。



    真正让板甲成本降下来的是更先进的冶炼炉。欧洲人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冶炼炉的设计已经极为先进,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成本飞速降低,同时还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进行化验,对材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开始逐步提炼理论,指导生产——对比下几十年后欧洲原版的“红衣大炮”和明朝的仿制品就知道了,欧洲人在此时取得了技术优势。



    历史上朝鲜、日本用水力机械锻所谓的板甲,质量极差,缺乏最基本的防护能力,原因在于他们和明朝一样,生产不了大块的优质钢铁板。面积越大,越薄脆,这个只能靠材料来解决。



    如今的灵夏,稍微大一点的铁板都制造不出来,你打个锤子哦!提前七百多年学欧洲人用水力锻锤打板甲,你确定你们打的是同一种材料吗?那么大的优质铁板你能做出来吗?



    反正历史上朝鲜人、日本人用水力锻锤仿造过欧洲板甲,质量极差。邵树德确定现在大唐的金属冶炼水平比不上九百年后的朝鲜、日本,他们那时已经从明朝和欧洲人那里学了很多东西。



    “把砖都堆起来吧,后面要用呢。”孙图叹道:“现在那些小土窑,我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遣人去灵州学学吧。说不定,日后百姓都喜欢建砖房了。”



    “遵命。”孙昌行礼道。



    砖房?码头上就有砖房。好是好,但百姓们一时半会多半不会大造砖房。



    铁林、武威二军两万余将士离开灵州,抛售的房屋多到数不胜数,价格是令人吃惊的便宜,几缗钱就能拿走,很多人争着买。



    不过,砖房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人建的。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住到城里面或靠近城墙的地方,离田太远了。



    码头上热火朝天干了起来后,附近一些“卖饭家”也开始给炉子生火。



    孙图已经提前回了县里,孙昌还得留在码头上——录事者,记录、缮写,总录文簿,当然要留下来了。



    “店家怎生准备了这么多酥、酪?”孙昌闲着也是闲着,便找一位卖饭家聊天。



    “官人——”



    虽然心里听着很舒爽,但孙昌是杂任,不是官员,因此立刻打断了。



    “郎君有所不知,而今牛乳贱得很,还顶饿。码头上那些夫子力工不愿多花钱,经常买着吃。胡饼、粟米饭也吃,但少了。”店家一边生火,一边说道。



    他的炉子浓烟滚滚,用的石炭,也不知道哪买的,味道很冲。



    贺兰山一带除造船所需外,禁伐大木。很多人进山樵采,也只能捡拾一些枯枝,使得市面上的木柴价格大涨。久而久之,很多人开始用石炭做燃料了。



    官府更是大面积使用石炭。官员福利中本有木柴的,多年前就全改为石炭了。



    燃烧完的炭渣也被人收集起来,铺在道路上,在多雨季节特别有用。



    “你这牛乳从哪来的?”



    “自然是乡间买来的,今早去买的。”店家说道:“城西北小柳沟那片,家家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