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转折点(给盟主公子青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汴军是在昨日攻破西北营垒的。



    严格来说,应该是夏军主动撤退,放弃此地的。



    终日被人在头顶射来射去,士气损伤太大,高仁厚直接下令撤退,保存实力。



    退下来的天德军步卒,一部分回了柏崖仓城,一部分进入河清县。至于蓼坞,地方不大,原本那点兵力够了,更何况河清县、柏崖仓都能派兵援应。



    “庞师古这种打法,人员损失固然小,但旷日持久,消耗较大。”陈诚继续说道:“若不是汴宋诸州近在咫尺,转运粮草便利,怕是早被人催促速战了。”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众人便开始互相议论。



    邵树德伸手止住了众人,道:“全忠得尽全力,我只出得一半力,然我军有地利,防守终究比进攻容易多了。这仗,在其他方向没有结果之前,还是得耗。朱全忠遣军十万,即便是在家门口,消耗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十万大军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小说电影里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还深入敌境作战,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尤其是你进占的地方是一片白地,什么基础都没有。



    中原遭到黄巢、秦宗权破坏的,主要就是河南府、汝州、蔡州、邓州、唐州、襄州以及河阳二州,这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百姓不是被杀光或裹挟入军,就是逃亡宣武军的地盘,能剩下三分之一都是好的,一些地方甚至十不存一。



    朱全忠年年征战,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动辄十万大军,有时同时打三四个藩镇,还在民间得了个赋税较轻的名声,这固然与汴宋诸州财大气粗有关,但一直这么搞,家底总有耗完的一天。



    “大帅,有军报。”亲兵十将郑勇走了进来。



    那边也有一名文吏进门,拿着份牒文递给陈诚。



    邵树德、陈诚相视一笑。



    “定是好消息。”邵树德拆开来,仔细阅览。



    陈诚便也很快看完了。



    “大帅,此事——”



    邵树德伸手止住,随后倒背着双手,踱起了步子。



    屋内的嗡嗡声瞬间止住,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转动。



    “河阳大局定矣。”邵树德笑道。



    “但庞师古仍在。”陈诚亦笑道。



    “他不得不走。”邵树德把玩着手里的公函,道:“正面久攻不下,侧翼受到威胁。若我是朱全忠,现在头疼的是该怎么收拾河阳残局,尽可能减少损失。”



    “下令——”邵树德终于决定亲自微操了,只听他说道:“抽调河中衙军万人、土团乡夫万人,前往齐子岭,与归德军一起,攻轵关。”



    “给野利遇略传令,铁林军一万三千步骑东进,配属高仁厚指挥。”



    “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