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中条山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县隶陕州,原名河北,天宝元年更名为平陆。



    在平陆县领取粮草、物资之后,天雄军继续北上,沿着沙涧河谷东北行,走了四十多里,到一处名为軨(líng)桥的地方。



    这里有一段上坡路,古时叫颠軨坂,当沙涧水,东西绝涧幽空,地壑深深,中间筑以成道,走十余里至虞城。



    虞城在虞塬上,虞仲所封,是为北虞,历史上晋国曾借道于此,讨伐虢国。



    虞城在大道以东,本是一座军堡,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被改为仓城,此时成了天雄军五千军士的驻地。



    出虞城向北,开始下坡。山道穿越整整七重山,总长二十余里,非常险峻。



    这段总长不到四十里的险峻山路,合称“虞坂颠軨道”,是中条山诸通道之一,南北重要交通线。



    下坂之后,道分两途。



    西北行三十余里至安邑县,东北行四十余里至夏县。这两个县,都是陕州属县,在中条山以北。



    感谢朝廷,陕州八县,有五县在黄河以北,其中安邑、夏两县更是在中条山以北。当初划分各州属县时,朝廷官员们一定心机满满,故意如此操作。



    不然的话,让河中府与陕州以黄河为界,那也太好守了,有大河、中条山两条屏障,不是给你割据的机会么?



    “王瑶不为人子,我若生了这种孩儿,早扔茅厕里溺死了。”作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河中战役的重要参与者,牛礼是少数知道内情的大将。



    他已经在虞城待了十几天,几乎快被寒冷的山风吹傻了,因此一肚子老气。但又不能对别人说,此时房内无人,低声骂两句解解气。



    “契苾璋的人怎么还不到?六千步骑,好大一股力量呢。这帮蕃人,懒懒散散,当不得大用。”牛礼搓了搓冻得僵硬的手,目前在地图上不断逡巡。



    从陕州向北,还有一条捷径。



    陕州渡河之后,东北行是虞坂颠軨道,往西北行过白径岭、中条山,可至河中府解县。



    这条路距离短,但不在陕州地域范围内,而且非常艰险。



    白径岭,“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故这条路叫石门道。



    石门道一出山,就是盐池,河中府最大的财源,可想而知这里是重兵布防的。



    而且这条山路无法过马车,缺陷太大了。这年月,即便是纯骑兵部队,也一定带着大量马车,装载粮草、箭矢、药材及各类坛坛罐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