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对此欣登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人吐蕃遗种,此皆汉民也。”邵树德转过头来,严肃地说道。



    辛辛苦苦编户齐民,你还要不断提醒人家,你家祖上非汉人,你是吐蕃人,到底是何居心?乡人无知,嘴上不把门,可以理解,但里正乡老若也这么说,邵树德可不想饶恕。



    羌种,基本上是最适合同化的族群。因为他们多多少少会一些耕作技能,容易编户,长相、血统也更接近汉人。



    胡人就要分情况了。像回鹘这类长相接近汉人的还好说,沙陀、昭武九姓、龙家、粟特这类典型的白人人种就要麻烦不少,首先长相就不一样。



    不同的长相,等于是在不断地向自己和周围人提醒,你不是自己人,同化效果自然会比较差。



    说不得,还是得学朱元璋的办法,“色目人不得自相嫁娶”,尽量避免其内部通婚。与汉人通婚者,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奖励,利用汉地庞大的人口将其血统稀释,慢慢同化掉。



    邵树德回忆了下义兄李克用的五官,似乎白人特征极少,几乎看不出来了。这应该是其家族世代与汉人通婚的结果,以后西北那些部落,都可以尝试这么做。但手段得柔和一些,耐心一些,如果强制的话,可能会出乱子,最好以奖励、鼓励为主。



    邵树德并不担心。



    按照后世西方的划分,东亚这片土地上,蒙古人种还是占据绝对主流的,高加索人种只是少数,并且从汉代征服西域开始就慢慢减少,吐火罗人如今还有多少?



    “今年一亩地收成几何?”亲兵搬来了交椅、案几,开始煮茶,邵树德坐下后,又问道。



    “渠边麦田,亩收一斛出头。远一点的地方种粟,则有八九斗。”



    “还算可以。”邵树德点头道:“可有灾患?”



    “说来也是奇了,自大帅收复河渭以来,年年风调雨顺,粟麦大稔,牛羊被野。”



    “说实话!”邵树德一拍椅子扶手,加重了语气。



    里正瞄了一眼亲兵腰间的横刀,咽了口唾沫,道:“自光启末以来,这三年确实不错,不曾有大的灾患,尤其是雨水,还算充足。”



    邵树德仔细盯着里正的脸,里正双腿有些颤抖,差点就跪下去了。



    此人应该没说假话,邵树德了然。



    雨水,是事关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