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后记告哀使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什么。



    李长史悄悄观察着他,发现郡王仿佛突然苍老了许多。



    他有些不解。仅仅是半盏茶的工夫,这具皮囊断不至于如此,思来想去,大概是心神上松懈衰老了。



    “唉。”他暗暗叹息一声。



    邵树德死了,郡王狂喜之后,一口气就泄掉了。



    他也六十岁了,心中挂碍的王妃李渐仪以及从掖庭被放回来的杨可证又在这几年相继病逝,他还能活多久?



    有些时代,落幕了埃



    ******



    云南道,姚州,小雨。



    告哀使杨诏从馆驿内走了出来。



    雨势不大,落在人脸上,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



    作为南诏两京之间的连接点,姚州的交通十分便利,中原过来的驿道除刚刚修通的戎州石门道外,其他两条都要经过此地。



    杨诏是从戎州石门道过来的,途经曲州入昆州,再西行姚州、大理府。至于更远的腾州、宝州,他是不会去了,派手下人走一遭就行。



    一路行来,感慨万千。



    曲州已经被彻底收拾了……



    这个曾经东爨的大本营,被朝廷各路大军轮番蹂躏,最终最后一丝反抗的火苗也熄灭了。



    杨诏看到之后,也忍不住叹息。



    天南之地,在大夏朝这个炉子里冶炼百年,基本就会失去自己的意志了。



    百姓们会忘记自己是什么人,豪族会与朝廷妥协,以进京当官为乐事。至于那些野蛮的部落,首领被册封拿捏之后,只会存在小乱——最坑的是,镇压这些小乱的军士,多半还来自云南本地。



    “完了啊1杨诏行走在驿道上,看着路旁渐渐染上金黄的稻谷,神情复杂。



    西洱河诸部,在最近十年之内,不断被朝廷削弱,实力已大不如前。剩下的也被分成了好几部,比如他们杨家,就在五年前一分为二,西洱河人称“大杨”、“小杨”。



    就目前而言,二杨关系还算和睦。但几十年后呢?矛盾必然会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最后就被朝廷拿捏了。



    但这又如何呢……



    杨诏自失一笑,他早就放弃对抗朝廷的希望了,安安心心当官。他这辈人都不行,子孙后代更不行了。



    驿道远方有个庞大的车队正在北行。



    杨诏知道,那是滇王府的人。圣人遗诏,令各王府派世子参加国葬即可,郡王、亲王无需本人亲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