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铜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同光七年共产铜八十余万斤。”



    “太少了埃”邵树德默默算了算,然后说道。



    铸钱是非常费铜的。



    唐玄宗那会,最多一年铸造了32.7万缗开元通宝,费铜二百多万斤——算上其他消费,当时一年大几百万斤铜的产量还是有的。



    但这就够了吗?还是不够。



    比起盛唐,晚唐的金银乃至各类消费品如茶叶,产量大大增加,是超过天宝盛世的水平的,铜则不然。



    唐宣宗时,仍在运营的矿监只统计到66万斤铜的产量。



    五代略微有所下降。



    北宋一统后,铜产量立刻爆发式增长,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已经达到1461万斤,超过唐玄宗年间。



    大夏朝去年只产了三百万斤铜,还不如唐玄宗那会。主要原因是北方的铜矿历经唐代开采,大多面临储量枯竭、产量下降等严重问题——这还是在新加入了云南、辽东铜情况下的产量,不然还要更低。



    如今,必须在广阔的南方想办法了,加强勘探、开采力度。



    北宋应该就是大力开采了南方的铜矿,不然绝不可能比唐代产量翻倍。



    想到此处,邵树德说道:“卿是榷铜使,诸铜监皆归你管,有些事不能马虎了。老矿要想办法增加产量,无论你用什么办法。另者,多派人手寻找新矿。江西绝不止这么点铜坑,你们要多用点心。”



    “臣遵旨。”



    “旧矿增产,可有方略?”



    “臣以为,唯有两途。一者多募坑户,二者多用奴工。”



    邵树德沉吟不语。



    “坑户”就是承包者。多招募坑户,就是把更多的矿坑承包出去的意思,矿监与坑户谈好分成比例,然后派人监管,不再直接参与开矿。



    从历史经验来看,承包是比自己直接下场收益更高的方式——当然,税还是不能少的。



    使用奴工是另一条增加收益的办法。北方煤矿上其实已经大量使用奴隶了,波斯奴工遍布关北、关内诸道,下坑挖煤,下窑烧砖,下河挖泥,简直无所不能。



    还吃得少,干得多,比诸矿监临时招募的本地百姓好使多了。



    “先找矿吧。”邵树德说道:“江西、云南二道,不该只产这么点铜。好好做,若立下功勋,朝廷自然有封赏。”



    “臣遵旨。”



    挥手让榷铜使退下后,邵树德继续喝茶,随后挑了几个饶州官员、士绅过来问话。



    茶喝完后,问话也就结束了。



    他起身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