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扬子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之中真正的波斯人并不多,绝大多数还是粟特人、突厥人,要让他们真正效忠波斯是很难的。



    形势比人强,这个时候还是保住自家基业更为重要。



    七郎揣摩上意,下令在拔汗那禁绝造物主,因此对投过来的贵族也是挑挑拣拣的,剩下的人免不了遭受一番大清洗——自然是在禁军和疏勒镇军的配合下。



    毫无疑问,拔汗那现在还是有小规模叛乱的。主要是信了造物主的贵族们展开叛乱,他们私下里还勾连来自大食各个角落的吉哈德分子,一时半会平定不下去。



    就这个情况,建设什么的肯定是想多了,先把地方梳理完毕再说吧。



    邵树德看完后,下令在禁军及各路杂牌部队中招募愿意定居楚国的武夫,朝廷负担沿途递顿开支,可免费把家人搬过去。



    应该说,邵树德对七郎是相当不错了,支持力度比大郎还要大。



    几十万武夫中,好好招募,总能找到一批“脑子不太好使”的人愿意举家搬迁过去。哪怕只有一千人、两千人,对于此时的楚国而言,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最后就是七圣州、弥峨州、拱宸州、捧日州这十处封地的情况下。



    总体而言比较稳定,阿保机逃走后更是稳得不能再稳。即便是生活在当地的契丹人,至此也彻底断了念想,老老实实听话了。



    邵树德草草看完,飞快地在每一份上批阅“可”,随后便让人快马发回洛阳,尽快落实。



    ******



    四月十三日,邵树德入住了南京扬子宫。



    宫城有殿室千余间,算是比较小的了,即便在陪都里面,都算小的。



    主殿为临华殿,算是扬子宫举办朝会之所。



    邵树德在宫殿内外转了一圈,发现周围已经预留了相当一部分空地,以待未来扩建之用。



    再往外延伸,就是一片荒郊野岭了。偶有村社点缀,总体看起来还是比较荒凉。



    宫城南侧的空地上,还规划了一条条街巷。



    是的,南京城现在采用的算是半里坊、半街巷制。



    街巷制主要位于商业区,也有百姓居祝



    里坊则用来修建各种规格的宅子,相当一部分攥在朝廷手中,免费借给调任南京的高级官员居住,卸任后收回。



    有时候也会拿来做赏赐,给立下大功的武夫或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文官。



    达官贵人们也开始在南京购地起屋,用作自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