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战略转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除夕那天,邵树德甚至还在办公,连带着赵光逢、萧蘧、王雍三人也不得休息,被拉到了观风殿问对——从被召见的次数来说,身为门下侍郎的王雍几乎与两位中书侍郎齐平,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注定会产生相当的影响。



    “安西诸州,焉耆府是一个重要节点。”邵树德说道:“禁军子弟去了不少,工匠则不够多,三位想想办法。”



    “臣遵旨。”三位宰相一齐应道。



    顿了一会,赵光逢问道:“陛下方才说,不欲亡波斯,那么在西域到底是怎么个方略?”



    邵树德沉吟了一会。



    赵光逢的意思是,哪怕战争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但转向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你总要有个整体战略吧?



    “闭门造车不是好事。”邵树德说道:“朕非不能亡波斯,而是不愿。波斯在,还能镇着点那些牛鬼蛇神。波斯亡了,那些部族没了约束,反而不是好事。故维持一个虚弱的波斯,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再往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朕这一辈子,就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如果不计后果,全力发动战争机器,其实是有可能灭掉波斯的,但能得到什么?



    土地占不了,必然还是当地人自己统治自己,或者被那些游牧部落入主,比如乌古斯人,或者呼罗珊地区的波斯贵族东进等等,可能性很多。



    安西道诸州,自己还没消化完毕呢,没必要再搞太多土地,贪多嚼不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儿子、孙子辈有那个豪情壮志,在消化完西域之后,锐意西进,那固然好,但这与邵树德无关了。



    保留一个虚弱的萨曼波斯王朝,在当前这个阶段是有意义的。



    因为布哈拉可以约束造物主的狂热信徒们,不让他们向东传教。



    如果没人约束,那可真是防不胜防,因为你连个对话的对象都没有,去中心化的传教体系,四处开花,更加麻烦。



    不要高看官僚系统的能力。有可能教会在某个部落秘密传播十几年了,他们还不知道……



    布哈拉还可以与西域进行贸易,流入大量金银,促进西域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中原百姓自发移民过去。



    贸易是需要一个稳定环境的,也就是秩序。萨曼波斯可以约束各个部落,提供一个大体安定的环境,促进贸易,成为大夏的提款机。



    因为不同的文化、制度和思维模式,布哈拉的存在还可以与中原进行文化碰撞,产生更多的火花,促进科学的发展,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邵树德不确定新朝雅政在将来会不会走样,那么时不时吹入一点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