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儿女和上山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让他们来。”邵树德笑道。



    这事杨亮早就汇报过了。



    去年退兵之后,他又遣斥候入拔汗那,查探情况。



    波斯人没打算隐瞒——事实上也瞒不住,大队车马自西边输送物资,往拔汗那城而去。粮食、器械,应有尽有,很显然要大打出手。



    如果不是天气不好,大雪封山的话,他们可能去年冬天就来了。



    而如果波斯大举进攻,那么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疏勒了,首当其冲的则是已修缮完毕的葱岭南原城。



    此城还算坚固,土、石混合筑成,驻扎了两千镇兵。



    杨亮得知消息后,又令于阗选派千名士兵,进驻南原城,同时大肆囤积粮草、器械,以利固守。



    同光二年的大战,南原注定是主战场。地形开阔、水草丰美,海拔也不高,两三千米的样子,正适合大军厮杀。



    邵树德对这个方向的战斗不是很担心,防守反击嘛,稳得很。但他担心杨亮,怕他冲得太勐,给战局带来变数。



    但远程微操又不是他的风格。你再懂,还能比前线主帅了解实际情况?



    “此事你无需着急,安心在长安待着吧,完婚后再回去。”邵树德说道:“连续两年出兵,虽然缴获颇多,但于阗国中定然有所疲敝,今年本就没打算让你们上战场,且安心。”



    “臣谨遵圣命。”李圣天回道。



    其实,于阗在疏勒还是有兵的,除派驻南原城的一千人外,葱岭守捉城也有一千于阗兵,阿图什那边还常年驻着一千僧兵。



    与大夏不同,于阗的常备军只有四千人左右,能派出两千,已经尽力了。



    想要更多兵,那就只能动员全国,把百姓从农田、牧场、果园里征发上来,组织他们上阵。但已经连续这么搞两年了,今年要缓一缓。



    再者,他们的位置也不太好,出兵不具备战略优势,真正要看的,还得是碎叶、热海、尹丽“铁三角”。



    建极十五年的时候,大郎邵嗣武在尹丽河谷置弓月等八县,安置府兵,且牧且耕。



    同光元年,又掠两万余人。截至年底,他那八个县已经有大约七万奴隶。



    去年一整年,又陆陆续续跑过去三千多中原健儿。



    邵树德还在移民的份额中,给他挤出了来自卫、贝、深、赵、德五州的各两百户百姓。



    返回长安的路上,又令直隶、河南、淮海、河北、河东、淮南、关内、关北八道刑狱使,将流放罪人,尽皆发往尹丽河谷。家人情愿跟随着,可给予资粮,一同上路——尤其是犯事、坐赃官员,没有选择,举家流放,以实尹丽户口。



    到了今年,景、棣、镇、博、魏、孟、怀七州移民一千四百户,继续发往尹丽河谷。



    可以说非常支持了,若非大郎的地盘底子薄,可能还会有更多人过去。



    而拿了朝廷的好处,自然要为朝廷出兵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