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废藩置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素卿心中雀跃,觉得一定要妥善保存,让千年之后的人,还记得皇夏圣天子以及——他。



    ******



    九月十八日,前方传来消息,焉耆克。



    臧都保是沿着天山南麓西行的,即离开高昌(今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北、阿斯塔纳古墓群南),经天山县(今托克逊县)、礌石碛、银山碛(今库木什山,产银)、盘石(额格尔齐山)、张三城守捉(今和硕县乌什塔拉乡附近),至焉耆镇(今焉耆西南)。



    这段路总约六百五十里,倒不是很远,但经大漠、高山,其实没那么简单的。



    臧都保的数万人马只携带了一个半月所需粮草,于九月中旬抵达了焉耆镇城附近。



    传说中要和他们夹攻焉耆的于阗兵只有寥寥数百骑,且正事不干,专门劫掠百姓,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抗。以至于臧都保大军一到,就有大族过来拉关系,请求庇护。



    而这个大族也挺有意思,姓龙,其部落被称为龙家部。



    北魏时代,焉耆国君就姓龙,后被讨平。当时的焉耆王叫龙鸠尸卑那,集兵四五万人,被击破。



    能整出这么多兵马,大概是倾国之战了,能征发的男丁悉数上阵,如此推算下来,北朝时期的焉耆国大概有二十万左右的人口。



    前唐时期,焉耆国的日子算不得多好过。



    作为安西四镇之一,他们要经常出丁出粮,协助唐军打仗,死伤肯定不会少的。最坑的是,吐蕃进攻安西四镇,特别喜欢以焉耆为突破口。



    比如,唐高宗仪凤年间,“吐蕃攻焉耆以西,四镇皆没。”



    垂拱年间,“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而东,逾高昌壁……”



    安史之乱后,吐蕃又是经且末,夺焉耆。



    到贞元年间,眼见着唐廷收复西域无望,一部分龙家人东迁,经年久失修、已湮没于沙海中的大碛道进入河西。



    唐武宗会昌年间,因回鹘西迁,庞特勤占领焉耆、龟兹,于此地称汗,被称为安西回鹘或龟兹回鹘,龙家人受不了,开始了大规模的东迁,最终大多数集于肃州,部分散在甘州、凉州、沙州。



    当然也有没走的,就是如今过来拉关系的这部分了。



    臧都保是懂统战的,立刻拉拢焉耆的龙家人,让他们提供粮草物资,并联络其他小部落,共同打击回鹘及其附庸。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臧都保集结大军攻焉耆,三日拔之。



    龙家人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大杀特杀,归附高昌回鹘的诸部落血流成河,若非臧都保及时制止,怕是要被杀得一个不剩。



    西域的仇杀、圣战,委实太过惨烈!



    九月十五日,臧都保攻克焉耆附近最后一个堡寨。前后奋战旬日,斩首五千余级,俘男女老幼三万余人。曾为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就此克复。



    十六日,臧都保派出使者西行,前往龟兹,请于阗王前往高昌面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