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柔州与富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晚唐浮生 !



    二月末的代北草原尚未返青。



    间或有些地方冒出了一点点嫩绿色的草头,但整体仍然是单调的枯黄色。



    集宁县是柔州的理所,靠近城墙这一片,蕃汉杂居,满满当当挤了几千人,大部分是阴山镇军的家人。



    阴山镇军有第一、第二两镇,最开始的来源便是留守关北的新泉军,以及收降的忠武、淮宁二藩镇兵的精壮。后来又选送了一千灵州院新兵、一千青唐吐蕃精壮。



    成军之后,前者有一万步骑,驻丰、胜二州;后者有八千人,驻柔州。



    因为需要防御的面积过于辽阔,听闻枢密院有意在阴山地区再组建一支镇军,人员就从杂牌部队中挑选。



    还是老规矩,最能打的补入禁军,给禁军增添一点新鲜血液,不令其固化。



    次能打的编为府兵,分置辽东各地,甚至是西域、云南。



    剩下的普通士兵,战斗力没多强,心气也不如别人,再连哄带吓,基本是被吃定了。



    阴山第二镇的驻地是柔州,但也不可能全聚于一处,事实上是分散聚集在各个城塞中的。集宁县这边是最大的一处驻地,也不过只有两千多人罢了。



    镇军家属、契必家牧民、编户蕃汉百姓外加来来往往的商徒之流,构成了柔州的小社会,仔细看的话,生机还是挺旺盛的。



    一大早,契必允年便骑着马儿,来到了集市上。



    “按单采买,动作快点。”他挥舞着马鞭,说道。



    汉阴郡公府上的文吏们轰然应命,拿着礼单,挨个走进各个店铺,采买商品。有那还没开门的,直接被人擂得震天响,睡眼惺忪地打开门后,先吓了一跳。



    柔州是朝廷正州,但谁都知道,本地还有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势力,那就是契必家。



    作为大夏郡公,又是皇亲国戚,契必家的能量之大,便是刺史也得礼让三分。盖因他们家在周边的广阔草原上,控制着近八万牧民,极限征兵拉出三万骑不是问题。而且在草原诸部中,他们家算是比较能打的,曾经不止一次得到圣人表彰。



    不过到底不是纲纪废弛的前唐末年了。新朝肇建,各项规矩还是比较严的,契必家是地头蛇没错,但柔州行营尚未撤销,附近屯驻着不少兵马,来往的官员也络绎不绝——监察御史刚刚抵达云州。



    若被人告上一状,也是挺麻烦的事,碰上圣人心情不好,正常处罚之外,还可能罚食邑。即便只罚一百户,那也是比较肉疼的。



    因此,店家们看到郡公府的人涌进来搬货物后,并不着急,只让子侄辈去与文吏们点验数量,拉扯价格,自己则与带队的郡公府录事攀谈。



    “曹录事,这般兴师动众,难道传闻是真的?”店家问道。



    “你消息还蛮灵通的嘛。”曹录事面现惊讶。



    “做买卖的,哪能不眼观八路、耳听八方?”店家谦虚地一笑,道:“我姐夫在参州做买卖,那边动静更大。”



    “原来如此。”曹录事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你姐夫是做什么买卖的?”



    “贩运石碱。”



    “好买卖!”曹录事赞道。



    石碱也叫卤碱,就是天然碳酸钠。



    国人使用卤碱的历史很长了,汉代就有人采集来洗涤衣物,但使用量一直不大且比较稳定。



    到了大夏,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羊毛去脂的需求,纯碱使用量连年增加,一下子催生出了巨大的市场。各路商人纷纷前往北方草原,因为这里的卤碱资源最丰富,雇佣牧人采集后,运往各地销售。



    当然,北方百姓也有不愿花钱买卤碱的。



    “卤之凝着者,并州末盐刮盐煎炼味最下者。”




    “原来如此。”曹录事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你姐夫是做什么买卖的?”



    “贩运石碱。”



    “好买卖!”曹录事赞道。



    石碱也叫卤碱,就是天然碳酸钠。



    国人使用卤碱的历史很长了,汉代就有人采集来洗涤衣物,但使用量一直不大且比较稳定。



    到了大夏,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羊毛去脂的需求,纯碱使用量连年增加,一下子催生出了巨大的市场。各路商人纷纷前往北方草原,因为这里的卤碱资源最丰富,雇佣牧人采集后,运往各地销售。



    当然,北方百姓也有不愿花钱买卤碱的。



    “卤之凝着者,并州末盐刮盐煎炼味最下者。”



    “山西诸州平野,及太谷榆次高亢处,秋间皆生卤,望之如水,近之如积雪。土人刮而炼之为盐,微有苍黄色者,即卤盐也。”



    至少河东很多地方在秋天会天然析出碳酸钠、碳酸氢钠,其他地方有没有,就看你们当地的环境了。



    总之,这是一门生意,还是很大的生意——千家万户都需要的日常消耗品,就是天大的生意。



    “还行吧。”店家矜持地笑了笑,道:“我姐夫认识沃阳宫的一个千户,得他照拂,勉强有个营生。”



    曹录事陪着笑了笑,不经意间,收起了一点倨傲,面色也略略和蔼了一些。



    其实,柔州这边也有卤碱买卖。因为盐池多分布在草原上的关系,绝大部分是契必家在经营,小部分分布在朝廷辖地上。



    卤碱买卖现在也成契必家的重要收入了,这在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不过听闻从明年开始,朝廷要对卤碱征收榷税了,税率估计不低。



    圣人就喜欢这样。先放任你们发展,等某项买卖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红火,使用的人也越来越离不开的时候,朝廷就来收税了。一开始可能税率很低,但每隔几年会观察一下情况,重新调整税率——一般是往高了调。



    但即便如此,卤碱这门生意也是没人会放弃的。尤其草原诸部酋豪们,原本毫无用处的卤碱,居然能往中原卖钱?那还不死命卖?价钱低一点都无所谓,反正成本很低。



    酋豪们赚了钱,牧民们靠出卖苦力也能分点汤汤水水。而牧民们有钱了,商徒也会蜂拥而至,带来廉价的商品,让大家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



    曹录事是契必章在河南征战时就投靠过来的落魄文人,在郡公府上很久了,对最近二十年草原的变化一清二楚。



    曾经有傻子胡言乱语,说大夏圣人不断从他们这里抽丁打仗,征集牛羊,应该反了他。嗯,此人最后的下落应该是在集宁县的某处砖窑场,戴着镣铐搬砖头。



    大伙都不是傻子。草原与中原的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这带来了多少好处?



    其实不光卤碱了,活畜、毛皮、奶制品、牛角、牛筋,以及这几年兴起的红糖、蜂蜜之类,不光普通商徒收购,内务府也大肆收购,为草原换回了铁制工具、瓷器陶器、锅碗瓢盆、茶叶烈酒甚至是丝绸、书籍、乐器之类曾经的奢侈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