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团滞留敦煌,何去何从,尚需定夺。



    “鸿胪寺典客署丞即刻前往敦煌迎接,令至北平府。”折芳霭吩咐完后,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幽幽一叹。



    正月十五,她还将宴请诸命妇,赏赐一些鲸油蜡烛、北珠、貂鼠皮下去,密切君臣关系。



    一堆事情,却提不起劲。



    ******



    “鱼价跌入尘埃矣。”望京馆内,吕兖一边感叹,一边欢快地吃着咸鱼。



    很多人说,必须到辽东海边,当场取得鲜鱼,做成鱼脍,吃着才最为鲜美。



    吕兖深以为然。



    他很喜欢吃鱼脍,不过圣人不提倡,说唐夏两朝的鱼脍,多为澹水鱼,生吃很容易得病。不过若是冷水海鱼,他并不反对,认为会安全许多。



    吕兖怀疑圣人在骗人,为了推广他的咸鱼。



    现在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看出来了,圣人在推广海鱼、海菜、海贸乃至海运等一切与海有关的事物,因为他做得太急、太明显了。



    十月底的时候,登州赤山浦传来消息,有一伙人侥天之幸,在海上捕得一头巨鲸,粗粗处理之后,将鲸拖回了港口。



    可惜的是,因为准备不足,他们只割取了鲸脂、鲸皮和少部分鲸肉,待鲸尸被拖回码头的时候,基本只剩骨架了。



    不过骨架也是有极大价值的,依然可以换钱。



    不出意外,捕鲸而回的水手们又获得了巨额赏赐:船老大得赐钱五百缗、绢五百匹、毛布五百匹,授九品勋官,一应物事,内务府估价采购。



    从建极五年无棣县近海有鲸搁浅开始,到建极八年,四年两见鲸,两个人都获得了丰厚的赏赐。这足以证明,捕鲸是可以得到富贵的,这进一步激发了捕鲸的狂潮。



    至于出海很可能空手而归乃至葬身鱼腹这种事,少有人提及,在狂热情绪的支配下,这些都下意识被人忽略了。



    而在年前,坊间又传出消息:内务府收购海豹油的价钱,与鲸油一样,海豹皮、海狗皮、海狸皮、海狮皮的收购价等同狐貉,另千金求购海象牙。



    这个消息神神秘秘,一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



    结果理蕃院主事李延龄在酒桌上提及,女真人进献海象牙,圣人着少府打制快子若干,分赐有功之臣。现在圣人吃饭都用海象牙快子,据说可以延年益寿。



    李延龄是什么身份?他说的话没人不信。于是京中骤然掀起了海象牙热,可惜有价无市,达官贵人们纷纷悬赏,重金求购。至于有何影响,看看登州、密州、青州、海州四地渐渐兴起的民间造船作坊就知道了:一大堆人等着下海呢,大伙死都不怕,就怕没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