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五年平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全义清点各地物资后,不辞辛劳,组织人手转运。同时又整顿了各地驿站,甚至连渤海国时期的狗爬犁驿站都仔细考察了,试图重建,恢复运营。



    开春之后,组织百姓进行春耕,这会已经下种,长出了春苗,看着就很喜人。



    “陛下,扶余县本有耕地六百余顷,皆已下播。又有闲田千余顷,已播种三百顷。”张全义介绍道:“种的都是糜子,明年臣会让人试着种一些小麦。如果小麦不行,那就种黑麦。臣来之前,就让人从参州运了一批黑麦种子过来,挑的个大粒圆的种。司农寺也会运一批新培育的种子过来,大概七月到……”



    张全义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农事上。看得出来,他很熟悉这些事情。



    “扶余才这么点人,要种千顷地,忙得过来吗?”邵树德问道。



    “陛下,昔年吐蕃人如何种青稞的,奚人便怎么种糜子。”张全义回道。



    邵树德懂了。



    吐蕃人种粮食,撒下种子后就不管了。



    反正土地极多,广种薄收便是。平时放牧,八月秋收时男女老少齐上阵,突击抢收一把,能收多少是多少,一切随缘。



    他们也不指望靠这些粮食活着,作为放牧所得的补充即可。你别说,对很多部落而言,这样做其实挺合理的。既比单纯放牧活得更滋润,收入更多,又比单纯种地抗风险能力更强,毕竟有两个收入来源。



    “农事你看着办,朕信你。”邵树德说道:“干得好了,朕又何吝爵赏?”



    张全义一听,满面红光。



    他知道,文官想得爵位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个县男,也要花费无数心血争取,多半还争不到。圣人既然开了这个口,那么老张家的机会就很大了,焉能不喜?



    邵树德继续在田间闲逛着,随手拿起一把泥土,仔细看看。



    好地啊,要把大自然的馈赠积极利用上。



    “府兵可已开始分地?”邵树德又问道。



    “已经开始,三月以来,已分了两千余人,建了三个折冲府。此事由秦王督办,臣只是配合。”张全义回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又叹道:“人不太够啊。”



    天下武夫何其多也!要安排的府兵又何其多也!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部曲不够。



    虽说大夏不是奴隶制,府兵的部曲也不是奴隶,而是庄客、佃户。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农奴。



    法律上废除了农奴,难道就没有农奴了吗?沙俄告诉你不可能。大夏为了安置武夫,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产生了一大批事实上的农奴。



    没人愿意当农奴。



    去年击破契丹、渤海,占领沉、仙、瑕、桓等州后,这些新得之地上的渤海、奚、契丹、高句丽、粟特等各族百姓,基本都成了农奴,发给各个府兵当部曲。



    但还是远远不够。邵树德甚至都要从中原想办法了,发配一批犯人,鼓励家属跟随,同时再把叛乱的魏博、西川、陇右等地的百姓强迁过来,作为府兵部曲安置。



    甚至于,战场上抓获的俘虏,也全家迁移,想尽一切办法补充人口。



    武夫实在太他娘的多了!



    他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