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水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独木舟可谓是在全世界都遍地开花。

  从玻利维亚到蒙古,从新西兰到北美的世界许多地方也都可以找到划艇的发源地。

  印度恒河流域和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都曾发现过古代的独木舟,而在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畔,曾发掘出一位阿拉伯王的墓葬,其中有一艘小巧的银制独木舟和一支桨,估计有六千年历史。

  北美的印第安人用鹿皮、桦树皮,埃及人用纸沙草及婆罗洲人用木头等材料造划艇。

  在新西兰展览的一条毛利人用来打仗用的划艇有117米长,可载80多人。

  在北美洲,当时独木舟更是普遍,当地人用舷外装有支架的独木舟发现了太平洋中的波尼西亚群岛。现今当地民众还广泛地使用这种小船。

  哪怕是位于北极圈的因纽特人,也有自己的专属独木舟。

  他们用漂流木和鲸骨拼装出船型骨架,外覆海豹皮并以肠线和鲸脂缝合。

  外型轻薄且细长,不透水的防水盖设计是用来保护人们免于浪花、飞沬、雨水、雪及寒冷侵袭。

  其中质量最好的独木舟完全可以用来追捕海中的哺乳类动物、水鸟及驯鹿,并且使用起来相当安静。

  这种皮筏叫“KAYAK”,是爱斯基摩语,意思是“人船”。

  直至现代,仍然独木舟爱好者还会制造传统的爱斯基摩独木舟,只是不再使用海豹皮而改用合成纤维布。

  在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岛上的人们甚至有一个特殊成年礼仪式,部落所有少年要想成为真正的美拉尼西亚男人,必须乘坐独木舟独自出海徒手抓回一条鲨鱼。

  “所以,靠一艘独木舟横渡尼莫点并非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有很大希望。”

  毕方举着火把,烤制着棕榈树。

  他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工具砍凿,这样比较疏松的焦炭层很快被去除。

  如此反复多次后,就可以制成比较理想的形状。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第一棵被制作的棕榈树甚至可以看出一艘独木舟的雏形。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在他的身边,也已经聚拢了不少围观群众。

  这中间甚至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第一天砍完棕榈树后,探险度假村的经理还邀请他入住,开了一个最豪华的套件,他还有些纳闷,怎么这么热情,转头就看到其他几家酒店的经理也全都跑了过来。

  他们全都声称,只要毕方去他们那边制作独木舟,都会奉上VIP卡,并且免费入住。

  只要同意,立刻就会有人过来将两棵树拖走。

  探险度假村的经理都急眼了,好在毕方并没有答应。

  砍了人家的树,再去别人的地方建造独木舟,毕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只能婉拒。

  晚上,毕方在篝火前烤肉,洒着度假村无偿赠送的掉料,分发给众人,算是一个小型的篝火晚会。

  只不过岛上根本就没什么猎物,只有附近的海洋里有较为丰富的鱼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最豪华的套件,他还有些纳闷,怎么这么热情,转头就看到其他几家酒店的经理也全都跑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