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一座岛屿的毁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海鸥、猫头鹰、鹦鹉,这都是第一批复活节岛民的食物。

  此外还有老鼠和海豹,因为这里极其靠近南极洲。

  总之,刚到岛上的时候,这批岛民吃的东西是荤素搭配,是以海豚为主,占食物的三分之一。

  整个社会状态都非常简单,属于人类发展早期特有的采集游猎生活。

  “不过这样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过了400多年也到头了,当岛上森林被砍伐大半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觉得这些空间空着太浪费,肉体的欲望满足了,那就应该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了。”

  “于是岛民们开始用岛上的凝灰岩雕刻巨大的石像,最先雕出的7具身高10米左右的石像,它们是齐刷刷地面向大海,就象征着当初那7位首领。”

  “此时岛上的人口已经上千,需要开垦更多的森林,也需要造更多的船出海捕捉海豚,还需要更多的房屋住人。”

  “而且自从第一批7个石像立起来之后,岛上第一次产生了信仰,那就是那些石像,人们只要还有体力,就都花在造石像上。”

  “石像所需要的石头都是从岛上的三座死火山上取材的,凝灰岩质地比较软,好雕刻一些。”

  “岛上没有金属,最好的加工工具就是黑曜石,黑曜石在这里随处可见。”

  毕方蹲下身,扒拉了一会草丛,拿出了一块黑色的岩石,圆边成棱锯,反射着暗光,锋利异常。

  围绕着石像,岛上的居民分成了几派,用不同的理念制造石像,偶尔也发生食物和其他资源上的争夺战。

  战胜的派别会树起更多更大的石像,甚至有时候会推倒战败一方的石像。推倒对方的石像,这就象征着绝对的胜利。

  石像的尺寸就这样一天比一天大,就像炫耀自家的豪宅。

  这都不算什么,真正要命的是,人口越来越多,在建造石像最疯狂的公元1200年到1500年期间,人口甚至超过了1万人。

  一个1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显然是很难承受得住在采集狩猎的社会之下,如此多人口繁衍生息。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或者可以说必然导致的,岛上的棕榈树越来越少。

  棕榈树不是经济作物,所以长得非常慢,从种子到发芽需要两年的时间,从发芽再到长成10米高以上的树需要15年的时间。

  被人砍倒做船,做房屋,用来运石像,用来烧火取暖,还要被老鼠把种子给啃掉。

  就是在公元1650年,人口达到顶峰2万人的时候,复活节岛上的棕榈树全部消失了。

  除了棕榈树以外,其他几种高大的树木也都在这一时期全部消失。

  这个带来的结果是致命的。

  人们赖以为生的海豚肉没有了,因为没有树再建新的船去深海捕杀海豚。

  可是海豚这种食物曾经占据了岛上土著人一小半的食物量。

  岛上绝大部分的鸟类灭绝了,因为没有森林,鸟儿不会来这做窝,仅剩的一些陆地鸟也被岛上人吃光。

  从前根本看不上的贝类、海螺,也被马上捞得一干二净。

  再往后发展,岛上的居民就只能全部依靠农业,从前农业是采集业的补充,可是现在芋头、香蕉、甘薯这些素食代替了他们从前吃的肉食。

  唯一能够稳定出产的蛋白质就是鸡蛋,而那些鸡还是1000年前最早登岸的祖先带来的鸡的后代下的,如果当初没有引入鸡,可能从1500年之后连稳定的蛋白质供应都没有。

  这时候岛民拼命地想找点吃的。

  破坏棕榈树的老鼠被吃光,食物产量大幅下降。

  资源有限!

  无法逃离!

  都想生存!

  剩下的也就只能是争夺资源的杀戮!

  粮食的日渐枯竭,战争不断升级,整个岛上不论是已经完工的还是没有完工的石像都在战乱中被推倒。

  石像的头被弄下来,从前用黑曜石给石像做的眼珠也被抠下来。

  以至于现在复活节岛上许多能看到的石像只有高高的眉骨,眼眶里没有眼珠。

  伴随着毕方的讲述,平淡的语气中蕴含着令人绝望的黑暗。

  许多人不寒而栗,浑身立起鸡皮疙瘩。

  【这特么的......有点吓人啊】

  【什么人间地狱?】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