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太子府卫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诸公以为朕之提议如何!”</p>

<p>人死如生,在这个时代都是这种思想,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会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如同这个世界新生儿,都会焕发新生。</p>

<p>所以对身后之事,古人极其讲究,就比如刘彻否定了太常所草拟的谥号,而亲自所论公孙弘的功绩,没有人会站出来说这个谥号于公孙弘不符。</p>

<p>他们这些人总有一天也会如此,要是等皇帝给他们定谥号之时,突然跑出个人说不配,他们绝对能气的揭开棺材板。</p>

<p>不是深仇大恨,生死之敌,这种禁忌没有人会犯,在座的衮衮诸公,哪个不是绝顶聪明之人。</p>

<p>如若真的有人在这时跑出来云云,那么这个人必然就会被踢出局,君不见汲黯此时也是老神在在。</p>

<p>而此时汲黯的心中,也是颇为复杂,他和公孙弘二人的矛盾,无非就是谁也看不起谁。</p>

<p>可到今时今日,细细回想一二,公孙弘虽然是个伪君子,但他的确是有才能,其在任丞相期间政绩显著,对这位皇帝也多加劝阻。</p>

<p>人死恩怨消,倒是他这回着像了……</p>

<p>汲黯思量一番,拱手一礼:“陛下既有诏令,臣等自然遵诏。”</p>

<p>众人面色讶然看着汲黯,汲黯的行为有些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其居然会率先站出来,因为在他们想来,汲黯虽然不至于使坏,但绝对不会第一个站出。</p>

<p>当然,众人也仅仅只是惊讶罢了,这种事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同意。</p>

<p>随即众人皆拱手一礼,齐声道:“臣等遵诏。”</p>

<p>刘彻见汲黯的动作会心一笑,脸上也没有惊讶之色,仿佛在他看来,汲黯这个举动正常不过。</p>

<p>刘据也是暗自点头,汲黯此人真不愧是“社稷之臣”,他刘据自然也是能看清这件事的重要性。</p>

<p>虽说身为帝王有忌讳臣子报团之说,可这件事不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这是一种忌讳,没有人会傻到这样去做,除非是深仇大恨。</p>

<p>奸臣也好,忠臣也罢,都是为了身后名利二字,都想让自己彪炳史册。</p>

<p>刘彻摆手示意众人落座,缓缓又道:“皇太子今已九岁,已经到了开府的年纪了,太常可商议一个吉日。”</p>

<p>皇太子开府建牙,众人都是心中了然,他们有自身的圈子,皇帝的圣意都能揣测,更别说这种事情。</p>

<p>“禀陛下,臣有奏!”</p>

<p>太常弓身一礼,正要起身之际,却见刘彻摆手笑道:“卿入座吧!只是廷议,坐着说。”</p>

<p>“臣谢陛下圣恩。”</p>

<p>太常再次谢恩,跪坐后说道:“启奏陛下,皇太子开府建牙,还是依祖宗之法得好,臣建议可在三日后大朝商讨,到时陛下之圣言,臣等自然奉诏。”</p>

<p>“陛下!”</p>

<p>宗正拱手一礼,面露诚恳之色,说道:“启奏陛下,臣赞同太常所言,皇太子开府建牙,乃我大汉之要事,还是依祖宗之法,彰皇太子之威德。”</p>

<p>“臣等附议。”</p>

<p>皇太子开府,这可是件大事,历代皇太子开府都是在大朝会时商议,以彰显此事的重要性。</p>

<p></p>

<p>刘据以前是皇太子没错;p>“臣谢陛下圣恩。”</p>

<p>太常再次谢恩,跪坐后说道:“启奏陛下,皇太子开府建牙,还是依祖宗之法得好,臣建议可在三日后大朝商讨,到时陛下之圣言,臣等自然奉诏。”</p>

<p>“陛下!”</p>

<p>宗正拱手一礼,面露诚恳之色,说道:“启奏陛下,臣赞同太常所言,皇太子开府建牙,乃我大汉之要事,还是依祖宗之法,彰皇太子之威德。”</p>

<p>“臣等附议。”</p>

<p>皇太子开府,这可是件大事,历代皇太子开府都是在大朝会时商议,以彰显此事的重要性。</p>

<p></p>

<p>刘据以前是皇太子没错,可和开府之后就是云泥之别,通俗点就是有皇太子之名,却无甚实权。</p>

<p>可一旦开府,性质就不一样,他便可以真正步入朝堂,而且要是皇帝不在长安,就可代行监国之权。</p>

<p>这件事不旦要明发天下,还要祭祀祖宗神明,所以这件事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册立皇太子。</p>

<p>在这个时代合法性是非常重要的,可合法的由来,便是得祖宗神明之许可。</p>

<p>可以试想,一个没有得祖宗神明许可的皇太子,纵使他千贤万德,也如日月无光般黑暗,因为他不具备合法性。</p>

<p>这些事情在乱世还可以,毕竟是骑着马打下的名望,可偏偏处在这太平年间。</p>

<p>刘彻何尝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自然也清楚这事的重要,他儿子开府建牙一事,不光要大办,更是要让刘据的威德以彰天下。</p>

<p>刘彻摆手让众人安静,含笑说道:“卿之言,朕亦是知晓,不过朕要说的是,皇太子开府后亲卫军一事。</p>

<p>朕有意挑选上郡、陇西、北地、西河四郡良家子弟,充任皇太子亲卫,规模可按照期门设立之初,可为太子府卫军。”</p>

<p>太子府卫军?</p>

<p>众人面面相觑,规模按照期门设立,那就是一万余众,这可比以往多出一倍之多,这可是真正的一军。</p>

<p>众人心中了然,怪不得皇帝不在大朝会宣布,而是现在就说出,这要是放在大朝会,肯定会争论个不休。</p>

<p>他们这时也明白过来,这是皇帝再跟他们通气。</p>

<p>而此时,在这众人之中,卫青和公孙贺两人显得极其安静,可心中却揭起轩然大波,其他人知道的不是很全面,可公孙贺和卫青却是一清二楚。</p>

<p>当初刘据就跟他们说过想出征漠北一事,而现在皇帝又有这种举动,不得不让二人联想。</p>

<p>自大汉历代皇太子开府,仅仅只有五千人的亲卫,这是一个规矩,可皇帝今天却打破了。</p>

<p>如若不是为了刘据出征漠北一事,卫青和公孙贺是断然不会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