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博望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公孙贺思量一二,他和卫青共事十年有余,有些事情不必说出来,只要一对眼神,都知对方的心思。</p>

<p>皇帝对他们这些人是恩宠,看似风光无限,其则暗藏杀机,这种杀机不是来源于皇帝本身,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p>

<p>整个大汉的兵马,有半数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里,眼红的人不知道有多少。</p>

<p>这就避免了给别人落下口实,皇太子开府建牙,也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p>

<p>而刘据身为皇太子,如果一旦进入军伍,这无疑能让他们少一些负担,以其的身份不可能只是小卒,甚至能和卫青平起平坐,就算超过卫青也是正常不过。</p>

<p>所以说刘据要是能随他们出征,这是一件好事,而且出征漠北的功劳就可以属于这位皇太子,他们也就避免了功高震主的嫌疑。</p>

<p>皇帝大有为之圣君,可能不在乎这些,可他们在乎,他们时时刻刻必须要拎清自己的态度,展现出自身的心思。</p>

<p>像他们这种集军权于一身将军,肯定是有一定的风险,可要是皇子皇孙,那就不一样了,不光能堵住悠悠众口,更能给皇帝展现出他们的心思,何乐而不为呢?</p>

<p>刘据看着下方这两位长辈,自然是知道两人的心思,舅舅卫青何等聪明人,尽可能的拉低自身的存在感,公孙贺也不是等闲人。</p>

<p>这也就是他为何说这话的原因,处在同一阵营,如果不能倾其所想,这就会生了隔阂。</p>

<p>卫青饮了口酒水,放下酒樽说道:“据儿,你今年已九岁,相信过不了多久,今上就会让你开府建牙。”</p>

<p>刘据点点头,皇帝老爹的所作所为,他是有这种感觉,如果要连这种事情都看不出,白瞎他身份了,处在这个漩涡中,自身的觉悟是必须要有。</p>

<p>其实就算皇帝老爹没有这心思,他也不着急,开府建牙这种事虽没有祖训明言,但一般就是在十岁左右。</p>

<p>当初惠皇帝八岁,他爷爷十一岁,他父亲九岁,他现在也是九岁,再过个个把月,也就十岁了。</p>

<p>当然,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刘据自然是开心的,开府建牙之后,他就可以真正步入朝廷,其也能建立自己的班底,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军队。</p>

<p>虽说军队的人数也就三四千人,不会超过五千,那也总比没有好,人道是没有鱼饵,怎么能让鱼上钩。</p>

<p>你手中都没有权利封赏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人投效你,那怕你能封赏个校尉也不错。</p>

<p>当然,刘据开府建牙,能封赏且不需报备皇帝老爹,登记官册最大的官,也就是校尉一类。</p>

<p>根据他皇太子军队规模四五千的人数,也只能封个四五位校尉,其他的也不敢想。</p>

<p>冠将军名号,只能是皇帝老爹的权利……</p>

<p>自大汉开国,除了太祖高皇帝那些异姓诸侯王,还没有人得过这样的权利,就算他们刘家诸侯王权利鼎盛时期,也不曾具备这种资格。</p>

<p>不过刘据已经很满足了,他舅舅卫青也是开府建牙,但没有这种权利,就比如军中长史,他就需要给皇帝老爹报备审核。</p>

<封赏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人投效你,那怕你能封赏个校尉也不错。</p>

<p>当然,刘据开府建牙,能封赏且不需报备皇帝老爹,登记官册最大的官,也就是校尉一类。</p>

<p>根据他皇太子军队规模四五千的人数,也只能封个四五位校尉,其他的也不敢想。</p>

<p>冠将军名号,只能是皇帝老爹的权利……</p>

<p>自大汉开国,除了太祖高皇帝那些异姓诸侯王,还没有人得过这样的权利,就算他们刘家诸侯王权利鼎盛时期,也不曾具备这种资格。</p>

<p>不过刘据已经很满足了,他舅舅卫青也是开府建牙,但没有这种权利,就比如军中长史,他就需要给皇帝老爹报备审核。</p>

<p>这就是大臣和皇太子的区别了,你再如何得宠,就算达到开府建牙的资格,也无法与他刘据相提并论。</p>

<p>要不然那就乱了套了,一国之皇太子,手中还没有臣下的权利大,没有一丁点实权,那还玩个嘚啊。</p>

<p>纵观后世那些太子,虽然遭受掌权者猜忌打压,可手中的权利照样不是比臣子的大,更别说这个时代。</p>

<p>公孙贺也微微点头,一笑道:“确实如此,观今上所作所为确实有此意,而且据儿也到了开府的年龄了。”</p>

<p>刘据也是一笑,转头看向卫青,又道:“舅舅,现在右北平情况如何。”</p>

<p>卫青闻言叹息一声,悠悠道:“右北平情况复杂,卫满朝鲜小动作不断,不过好在郎中令值守右北平,程老将军也在辽东镇守。</p>

<p>吾真正担心的还是依稚斜,就怕他会有什么动作,朔方虽有苏建等人,吾还是放心不下。”</p>

<p>刘据眉头一皱,他舅舅卫青说的不错,比起匈奴,卫满朝鲜真的就不值一提了,程不识肯定可以应付过来,不然的话这一年多时间,程不识早就不知道求援多少次了。</p>

<p>这么一看,这程不识他舅舅真没推荐错,竟能在右贤王和卫满朝鲜之间斡旋这么久。</p>

<p>如果说程不识再能努力一把,不说彻底解决,只要能稍微扭转一下局势,说不定凭借这次的功劳,直接可以封侯。</p>

<p>刘据若有所思,缓缓又道:“舅舅,博望侯张骞,如何了?”</p>

<p>由不得刘据不问,等到霍去病彻底接收河西走廊,张骞对他还有大用呢?</p>

<p>公孙贺这时接话,说道:“今上让仲卿下了军令,让博望侯返回长安。”</p>

<p>刘据一阵疑惑,这姨丈是话里有话,让张骞返回长安,而不是押解长安,难道皇帝老爹对张骞还没有处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