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病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岗这番话,正中刘焉的心事,自从去年黄巾军起义以来,刘焉就看出了如今朝廷的虚弱,天下大变在即,却没有好的办法来保全他的宝贝儿子,这种事,又不便与人商议,忧心之下,一病不起。

  如今听到吴岗的论断,如同久旱逢甘雨,精神一振,坐起身来,不再掩饰,对着吴岗拱手一揖,“还请道长指点迷津!”

  押宝压中了,吴岗松了一口气,也不卖弄,直接按照历史的走向,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幽州并非善地,不可久留。现今,益州刺史卻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以致民变,刘大人正好奏明天子,出任益州刺史,为朝廷分忧。

  益州自古为天府之国,又有山川之险,只要刘大人经营得当,必可为令郎及族人谋出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刘焉何许人也,当世大儒,大汉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无一不知,只是身在局中,一时看不清楚而已,一经点醒,马上明白过来。

  刘焉精神大振,光着脚就跳下床榻,在寝殿中来回走动,不住盘算,还自言自语地完善这个想法,“老夫亦可向圣上进言,废除刺史、太守,重用宗室、重臣为州牧,总揽军政大权以安定百姓,这样可保璋儿一世无忧。”

  吴岗闻言一震,这个史称“废史立牧”的方略竟是自己促成的,后来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加速了大汉朝廷的灭亡。

  刘焉想通所有关节后,认为这个想法完全可行,心病即除,儒家大宗师的精气又开始顺畅流转,哪还有刚才卧病不起的半分样子。

  刘焉在床榻上坐好,恢复了大汉一方大员的气度,微笑着对吴岗说:“道长高明,竟治好了老夫的隐疾,不知想要什么奖赏,尽管说来。”

  吴岗迅速想了一遍,高官厚禄、财货女子、奇珍异宝都不是他想要的,黑山军的前途才是目前他最忧虑的事。

  吴岗沉声说道:“刘大人若是离任,按目前的情况必是公孙博接任幽州刺史,公孙世家为北地大族,对待百姓甚是不仁,贫道年前在幽州行走,也曾受到公孙家的欺压,还望刘大人为小人出头,也为幽州百姓着想,推荐一名仁厚的汉室宗亲来接任幽州刺史之位。”

  刘焉目光一凛,也不答话,只是上下打量吴岗。

  就在吴岗被看得心中发毛的时候,刘焉信手在空中写了两个字,然后冷笑着看向吴岗。

  但吴岗一下却蒙圈了,这汉代隶书在纸面上还能勉强识得,你写在空中,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吴岗只得老实承认,看不懂。

  刘焉哭笑不得,好好的气氛让这家伙破坏了,有点对牛弹琴的感觉,只得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太平。

  这回吴岗是认出来了,却是大吃一惊,抬头看向刘焉,刘焉正抚须看着他微笑,并没有恶意,顿时心中一宽。

  刘焉一直以来就对太平道比较宽容,不像其他朝廷官员视作洪水猛兽,而且也即将离任前往蜀地,不会与黄巾军再有什么瓜葛。

  这样想来,吴岗为了达成刚才的请求,胆子一壮,说道:“华安只是小人的假名,小人吴岗,为大贤圣师之亲传弟子。”

  吴岗毫无惧色地看向刘焉,看刘焉如何处置。

  刘焉闻言,吃了一惊,他只猜出来吴岗是太平道重要成员,却不想竟是有杀神凶名的张角小弟子吴岗,去年他的一支军队,由他的心腹邹靖统领,就是被吴岗在易城大败,事后他多方打探,对吴岗是闻名已久。

  刘焉站起身来,围着吴岗转了几圈,更是仔细的打量,还不断地点头,“不错,不错,果然是太平道下一辈中最杰出的人才,张兄收了个好弟子啊!”

  儒道两家都有观人看气之术,是高级法宗也就是儒家的高级文士以上才有的神通,吴岗也不知道刘焉看出点什么来,只是对他最后一句话感兴趣。

  刘焉看出了吴岗眼中的疑问,直接解释道:

  “老夫与令师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朋友,当年在洛阳,令师天资在幽州行走,也曾受到公孙家的欺压,还望刘大人为小人出头,也为幽州百姓着想,推荐一名仁厚的汉室宗亲来接任幽州刺史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