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武士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能够正确完整地一次性施展一遍练体功法,体内有真气运转一周天,即真气延手足躯干十二条经脉流转一圈,就算是武士入门了,即可成为初级武士。

  可不要小看这初级武士,据圣教年长的师兄说,这天下有八成以上的人都被这道门坎拦住了。

  师父也提过,两汉以来天地大变,从远古时代一直充沛的天地灵气开始衰减,人们越来越难从天地中吸收到灵气来转化成真气了,武宗已是人们能见到的最高境界的武人,武神境已几成传说了。

  吴岗现在就是初级武士,真气能够运转两周天半了,运转三周天就是中级武士,九周天就是高级武士,师兄弟中只有周仓和廖化现在突破了中级,其他人都还是初级。

  武师境,就是真气大增后,能够运用真气于拳脚身躯各处,使得武人的爆发力、持久力大增,碾压武士境武人。

  而武师境的三个阶段,也是以真气加持拳脚后的使用次数时间来划分的。

  武宗境的情况,因为吴岗他们平日里接触不到,就不甚了解了。

  圣教亲卫队的头领,吴岗他们的直接领导,程远志程师兄和邓茂邓师兄,就是中级武师和初级武师。

  按照他们两个在三国历史上的表现来推算,三国中有名有姓的武将至少是武师境,二流武将至少是高级武师级别的,如关平、黄盖、李典这类的,而一流武将就是武宗境了,如魏延、张辽、太史慈等名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这几个超一流的武将,应该是介于武宗和武神了。

  三国演义中有个很好笑的设定,就是武将一出场武功就定了型,终身都不变,从实际来看,是不可能的,比如赵云刚出山投奔公孙瓒时,才十七岁,就能力战河北名将文丑,那他后来四五十年就一点进步都没有?整日花天酒地不思进取,不练功了?

  所以,如程远志、邓茂之类的垫底武将,如果让他们活下去,到了三四十岁,也可能混到武宗的。

  上面说的是武人的炼体术体系,而文人则更多的偏向修炼炼神术,炼神术也分为四大境界,学徒、术士、法宗、天师,但因修炼的人太少,过于冷门,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猜想,大成后肯定是呼风唤雨、召神弄鬼,最不济也是思维敏捷、头脑过人。

  吴岗他们师兄弟练的莽牛劲,是炼体术中最低端的牛级功法,炼到极致,修成十牛之力,也是最多到高级武士境,而更高端的功法,则有虎级、象级、龙级功法,如虎级功法猛虎劲,炼成五虎之力就可到达高级武士境,十虎之力可成就高级武师。

  另外,这修炼的功法,是专门来熬炼身体的,至于在实际对战中用到的武功,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象现代武侠小说里写的,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其实,据推测,在真实的古代战场上,交战双方最重要的是看各自身体的爆发力、持久力、灵活性、准确性等身体素质,而武功招式,如什么霸枪法、五虎断门刀之类的套路,在一快破千法,一力降十会的碾压下,根本就是花把式,是小说家的臆想。

  三国时代的武将招式,更多的是对刀枪剑戟等武器出手时机、角度、力度、速度的经验掌握,如横扫千军,不过是长刀用力横扫,回马枪,就是在骑行逃跑之中,扭身回头一刺。

  两盏茶功夫,吴岗已将莽牛劲拳法施展到第三遍了,刚练到第十一式牵牛下井,曲膝,弯腰,昂首,右手往左侧拽劲,却一股力上不来,扑倒在青石地面上,“唉,又失败了!”

  吴岗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擦了一下满头的汗水,伸展一下身体,因肌肉、体能恢复及营养的关系,他们一天只能炼一回,不然第二天就不要想炼了,反而不利于修炼。

  抬眼往周围一打量,除了周仓和廖化还在练拳,其他人都已经结束了,正在相互交谈。

  “大师兄,张师兄和裴师兄已经练到第三遍第六招、第八招了!”

  杜远见吴岗练完了,赶紧过来报告。吴岗冲张闿和裴兴点点头,“练的不错!”

  张闿连忙说,“大师兄过奖了,比廖师兄和周师弟还是差远了。”

  裴兴却没有说话,转过身望向广场远方,不知在想什么。

  吴岗不以为怪,裴兴这人就这样,有时几天都不会说一句话。

  这时,天色已大亮,他们出门修炼已经快一个时辰了。他们左侧几个院子已经陆陆续续地往外吐人了。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了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广场上少年们冒着热气的身躯上,加上周边白雪的反映,尤如人间仙境。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