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影评潮(中)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末世大佬问鼎娱乐圈 !



    ……



    《随手记,聊点原作相关(以苏琪为主)》



    [票根.jpg]



    谢邀,刚从电影院出来,总的来说《白昼之雨》是部不错的作品,但毕竟不是商业电影,不推荐跟风去看。



    这电影的一大特点是喜欢看前半段的基本都对后半段心理生理不适,期待后半段的差不多都觉得前面无聊,所以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不怕剧透,可以先搜搜影评,免得产生心理落差觉得不值票价。



    说点别的,本人以前看过原作,得知将要改编成同名电影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亲切。不过可惜电影对核心叙事主题进行了调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苏琪这个人物的戏份被一再压缩(原著用了一章来单独叙述她的故事,又用了一章来讲苏琪和曹昊的感情发展),单就这点来看是有些遗憾的。当然,莫森和田刚的塑造非常成功,为了剧情的总体框架,苏琪等配角出场少也无可厚非,可以理解。



    注意:以下内容在影片里没有出现,但个人感觉仍然属于剧透,请酌情阅读。



    在原作里,苏琪的家境虽然很优越,原生家庭却并不美满。她父母通过相亲认识,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结婚只是因为两人各方面条件合适,主打的就是一个门当户对。苏琪五岁的时候,她母亲自觉已经完成了作为一名妻子结婚、生子、养孩子的义务,于是开始滥情出轨,后面更是二话不说和真爱私奔跑路,远程向丈夫提出离婚。



    这件事让思想传统的苏琪父亲沦为亲戚中的笑柄,颜面尽失,从此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且这份阴影在离婚后直接转嫁到了女儿苏琪的身上,导致苏琪自记事起便活在极为压抑的环境中。



    在父亲矫枉过正的教育和约束下,苏琪所有对于美和自由的追求都被遏制。她必须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女孩,不能注重外表,不能试图化妆、研究穿搭,不能“招摇在外”,否则就会被大发雷霆的父亲骂她和她母亲一样,是个“只会勾引别人的荡妇”。



    在学生时代,苏琪上的是贵族院校,然而卓越的家境、优秀的成绩和与这些并不匹配的外貌形象让她饱受讥讽嘲笑,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屡受打击。



    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的苏琪依然缺乏自信,总是畏畏缩缩的,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再降低,杜绝一切注视的目光。此外,她每每与别人特别是男性保持最大限度的社交距离,不存在任何私人性质的交往。



    苏琪如此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天性,只为避免成为父亲口中的“不检点女孩”。



    在阅读原作的时候,我觉得苏琪和邱雪这两个姑娘是个对照组。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压抑,另一个则是压抑过头于是反弹。



    还是那句话,可惜苏琪戏份太少,以上所有的人物背景故事在电影里都只靠“妆造打扮保守土气”和“商场买衣服的回忆闪现”两点来体现,删得太过了,以至于没看原作的观众估计都有点懵逼。



    另外让我遗憾的是苏琪和她父亲的关系性同样被删减得基本没剩什么。苏父这个人很复杂,他对女儿既有移情的恨,也有切实的爱。



    苏琪是标准的中产阶级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生活水平远超同龄人一大截。她的父亲虽然看不惯她那张和母亲有几分相似的脸,时不时就对她进行言语上的批评辱骂,但物质条件上从未苛待她。如此种种,使得苏琪对父亲的观感非常复杂,既畏惧害怕,又信任依赖。



    记得看原作的时候,有一段剧情还蛮感人的。



    当时苏琪和曹昊互生情愫,苏琪对曹昊吐露心声,说她担心父亲不同意他们的恋情,而知道岳父大人这关不好过的曹昊没有任何讨好感的技巧,只会十分笨拙地拼命工作,尽全力让自己早日成为配得上苏琪的男人。



    曹昊的努力都被苏琪父亲看在眼里,他起初非常愤怒,但后来反而主动提携曹昊,给他升职,交给他重要的工作,渐渐让他接触公司核心项目等等。



    从苏父和曹昊私下对谈的话里也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拥有一个好归属,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不想看到她重蹈他们那一辈的覆辙。



    由此可见,苏父是爱着苏琪的,只是爱里掺着对前妻的恨,才让他和苏琪之间的亲情变得复杂。



    只是在电影里,这段令人感慨的父女关系仅能从苏琪在车里的台词窥得一二。



    (“而且就算事情败露,我们还有我爸呢,他虽然不喜欢我,但为了不让家里蒙羞也一定会帮忙瞒下来……”)



    本人在此姑且放个原作的安利,有电子版,看了不亏。顺便说句很地狱的话,正是因为苏琪和曹昊的故事在前面写得很丰满,才显得他俩后面被莫森干掉的剧情荒诞且恐怖#擦汗,那种正常人的人生被异类搅得一团糟乃至全盘崩溃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也顺便在这里喊一句,莫森啊莫森,多少人的生活都被你毁了!



    ……不过始作俑者何冶死得好,虽然正能量一点的发言应该是建议莫森诉诸法律惩罚何冶,但不得不承认,杀了何冶的确解气。唉,只能说造化弄人吧。可怜人必有可恨处,可恨者亦有可怜处,人和人生真是复杂。



    说到这个,电影里曹昊要自首,苏琪突然说出那句“杀了吧”,也是一个体现人性的剧情亮点。



    我看的那一场,当苏琪突兀来了这么一句的时候,周围的不少观众都愣了愣,没想到这个怯懦的女孩居然胆子这么大。



    确实,不论是田刚还是曹昊,之前都没产生过“反杀”莫森的想法(王大力就不提了,他比较逗比……),然而苏琪却语出惊人。



    其实仔细一想,这背后的逻辑很通顺。因为《白昼之雨》通

    只是在电影里,这段令人感慨的父女关系仅能从苏琪在车里的台词窥得一二。



    (“而且就算事情败露,我们还有我爸呢,他虽然不喜欢我,但为了不让家里蒙羞也一定会帮忙瞒下来……”)



    本人在此姑且放个原作的安利,有电子版,看了不亏。顺便说句很地狱的话,正是因为苏琪和曹昊的故事在前面写得很丰满,才显得他俩后面被莫森干掉的剧情荒诞且恐怖#擦汗,那种正常人的人生被异类搅得一团糟乃至全盘崩溃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也顺便在这里喊一句,莫森啊莫森,多少人的生活都被你毁了!



    ……不过始作俑者何冶死得好,虽然正能量一点的发言应该是建议莫森诉诸法律惩罚何冶,但不得不承认,杀了何冶的确解气。唉,只能说造化弄人吧。可怜人必有可恨处,可恨者亦有可怜处,人和人生真是复杂。



    说到这个,电影里曹昊要自首,苏琪突然说出那句“杀了吧”,也是一个体现人性的剧情亮点。



    我看的那一场,当苏琪突兀来了这么一句的时候,周围的不少观众都愣了愣,没想到这个怯懦的女孩居然胆子这么大。



    确实,不论是田刚还是曹昊,之前都没产生过“反杀”莫森的想法(王大力就不提了,他比较逗比……),然而苏琪却语出惊人。



    其实仔细一想,这背后的逻辑很通顺。因为《白昼之雨》通篇只有苏琪一个人例外,只有她是真正生长在中上层阶级里,和其他所有出场人物都不一样。



    家庭是苏琪的梦魇,同样也是她的“底气”。



    苏琪不是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力图生存的小人物,哪怕她土里土气,胆怯瑟缩,她依然是公司高管的女儿。



    这样的苏琪,她的价值观与田刚那群人完全不同,颇为殷实的家底和有能力有势力的父亲让她自然而然地越过法律和正义思考问题,仅仅一个“我们可以杀了莫森”的想法,就展现了她和她代表的富人阶级的能量,也恰恰印证了莫森对田刚说过的:



    “什么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从阴沟里爬上来,你看看自己和那些富豪大款平时生活的环境,根本不一样啊。”



    苏琪对曹昊的包庇,对莫森的蔑视,除了明面上的那份“恋爱脑情节”外,支撑着她的还有来自家庭的底气。电影里虽对苏琪的童年遭遇和成长过程简而又简,一笔带过,但苏琪劝说(或者说教唆)曹昊杀人的这段剧情对话倒是保留得比较完整,无形中体现出了上层人对下层人居高临下的视角。



    谈及这点,我似乎看到有人共情曹昊,因为曹昊先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又是被莫森威胁勒索的受害者,他唯一一次主动害人还是被苏琪劝说着干掉莫森。这么看来,曹昊仿佛是个正义执行者。



    可真的是这样吗?



    当初莫森也是不堪受辱,选择杀死何冶,从而走上扭曲的道路。苏琪的发言尽管是出于自保,认为“只要杀了莫森就能回归原本的平静生活”,可这个想法本质上还是因为她很清楚,对他们这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言,要人间蒸发莫森这种无业游民小混混绰绰有余,即便事情败露也会有人给自己兜底。



    能被苏琪说动的曹昊,严格来说也接受了自己未婚妻这种“上层人不拿下层人当人”的思维。就算剧情展现出的是曹昊“逼不得已”,“被苏琪无原则的深情挽留打动”,这也不是洗白他的理由。



    加之曹昊挪用公款虽然没有直接伤害到人,犯了法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和莫森一样,“有苦衷”不能洗刷一切。



    更何况,谁能保证曹昊和苏琪真的杀死莫森以后,这对共犯会不会因为他们超出法律和道德的爱情做出更多的恶事?莫森的例子已经在前头,曹昊和苏琪这对情侣,我不好说。



    当然,我说这些也不是想给这些人盖上“好人”和“坏人”的章,非黑即白的二元论不适合《白昼之雨》,这里面的每个人都很复杂。



    翻到上面看了看,没想到一时兴起的影评杂谈能不知不觉说这么多。最后还是吐槽下吧,电影里曹昊和苏琪折返回去亲自动手的情节有点太想当然了,原著没记错的话大概是:



    莫森在电话里催得很急,曹昊一边搪塞他,一边联系了小混混们,花钱让他们制住莫森,打算到时候把莫森绑进自己的车里,复刻当年的小树林杀人埋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