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刘姥姥闹大笑话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几年前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在荣国府受了凤姐她们的款待。回了老家,置办了些良田。

  如今日子越发过的好,身上也穿的比上次体面。今年收成好,于是带着新鲜瓜果鸡鸭,驾着自家买的驴车。带着板儿,这回还带了外孙女青儿,一早就往京城赶。

  “板儿、青儿、姥姥在家同你爹怎么教你们的?一会到了太太家,一定不能和上回一样。”

  板儿如今八九岁,自然和前几年五六岁不一样。不但照顾着妹妹青儿,很是乖巧的从板车上递来水囊。

  “姥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乱瞧乱动。”

  青儿羞怯去靠在板儿身边,拉着哥哥的手问:“国公府很大吗?他们家每天都吃鸡鸭吗?”

  刘姥姥哈哈大笑起来,一手赶着车子,在孙女面前显摆:“大的很哩,比咱们整个村头还大。鸡鸭算的什么,姥姥福气好,吃了两回宴,就连一颗拇指大的蛋,嗤嗤。都要花一两银子一个。”

  青儿年幼,一无所知哪知道银子一两有多少。只知道姥姥带着她进城,见识富贵人家。

  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着两孙子进城,找至宁荣街。将驴车远远停下。让板儿在车上看哨着,拉着青儿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

  只见昔日辉煌的荣国府,不似方年簇簇的轿马来往。门前无半点人气,只有一二个陌生的门子站着。也不是当年招呼她的那几个,刘姥姥心里思忖:“定是几年不曾来,换了人。”且掸掸衣服,又教了青儿几句话,满口儿笑道:“几位爷,往年我进去过,劳烦通知一下里面的太太。”

  这两个门子是王府的人,站的像两个门神似的也不搭理他。其中一人戏谑道:“什么太太不太太的,这府里头没有太太。如今儿这里姓李。”

  刘姥姥被唬了一跳,拉着青儿后腿几步四周张望。这里是宁荣街没错,难道走错了?

  她抬头怯怯一瞧,果然曾经挂着的荣国府早不在了。门子见这一老一少也不像什么奸诈小人,便好心把贾府男丁充军,杀头都说了。

  刘姥姥便抱着青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嘴里埋怨天埋怨地的号啕大哭,一手拍着地面。

  “这…怎么几年光景就成这样了呢?太太,奶奶和姑娘们都是好人呐。这是作什么孽啊…”哭了一会儿,拉着青儿上前求爷爷告奶奶道:“麻烦爷告诉俺一声,奶奶,姑娘们葬哪儿了,好让我每年烧柱香也好。”

  两门子哭笑不得,又听这老婆子说什么姑娘们死了?那还得了,要知道贾府里的姑娘如今都是王妃了。生怕这姥姥胡乱说话,白白丢了命令。

  于是上前喝斥道:“哭什么,哭什么?谁家死了人,你还要不要脑袋了。”

  刘姥姥又是被唬了一跳,抱着孙女颤颤巍巍问:“爷不是说,贾府人都被抄了吗?”

  门子晦气,挥手赶走她。一边赶,一面好心道:“你这想掉脑袋,也别拉着我们?谁说贾府姑娘们没了?我们说的是,贾家老爷,王太太,老太太他们没了。如今儿几位姑娘都成了王妃,多早年就搬去忠亲王府了。如今这里也是我们王爷的产业,里头住的不过是一些丫鬟和几个姨娘。”

  刘姥姥这下没了神,拉着一车的蔬菜。在驴车上独个儿闷了半天,她这一辈子见过,最大最豪华的地方也就荣国府了。

  现在要去亲王府,想都没想过,双腿打着颤儿哆嗦。于是驾着驴车,带着两孙子在街上转。四处打听亲王府的位子,正犹豫要不要去。心里又一直想着感谢凤姐,姑娘她们。

  迎面见一骑马俊朗青年,刘奶奶望着他半响。板儿突然起身囔道:“姥姥,姥姥,李公子。”

  刘姥姥一回神,拍手道:“我怎么给他忘了?”想当初,刘姥姥在荣国府门口。还是这李公子带她进去的,甚至还豪爽给了她五十两。刘姥姥一家有现在宽松富裕的日子,这里面一半儿是李谨的功劳。

  刘姥姥看着李谨走过,不禁出神来,“李哥儿当年还是少年郎,如今也怕有十八九岁了。越发高大威猛,像个大将军似的。”于是赶着驴车追了上去,在后面喊:“李公子,李公子。”

  李谨正骑着马回王府,隐隐约约听见后面有人再叫。不过京城,姓李的多了去,如果是认识的,谁会叫自己李公子那么不开眼?

  于是头也不回,继续悠闲骑马,在他身后跟着走的几个亲卫见身后一辆驴车逼近。

  不由的蹙眉转身阻拦道:“干什么的?不要靠近我们爷。”

  “我…我认识李公子……”刘姥姥龇牙一笑,露出满口儿的黄牙来。

  “我们爷怎么会认识乡妇,我劝姥姥你离远些,免得生麻烦。”亲卫也是一片好心王府的位子,正犹豫要不要去。心里又一直想着感谢凤姐,姑娘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