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桓管五杰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鲍叔牙左右两难,和管仲一样,他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此时是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突然,他脑海中闪过那个一向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身影——宾须无。

  对啊,既然管仲可以乾坤大挪移,我为什么不可以,而且以宾须无的性格,君上这下是有苦头吃了,也好,让他浇浇冷水,别老想着自己无敌于世,目空一切。

  想到这里,鲍叔牙笑容满面对着齐桓公姜小白说:“君上,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仅靠吾等几人实在难以决断,还请君上把宾须无召来一起商问,肯定能够有所得。”

  齐桓公姜小白这时也看出了两人似乎欲言又止的心思,不由得对自己判断产生了一点怀疑,有些泄气,不过他不肯轻易放弃,还是依照鲍叔牙的话,派人去召宾须无前来。

  宾须无听说齐桓公召见,连忙随着使者快步跑进宫室,来了之后,齐桓公姜小白又将刚刚问管仲和鲍叔牙的那个问题问了他一遍。

  宾须无听完后是满脸严肃,正经巍立,如同一座大岳一般高峨耸立,气势十足。

  管仲和鲍叔牙一看宾须无这个架势,知道这家伙那股子耿直气起来了,看来齐桓公姜小白是免不了要受一阵好气了,不免得是在一旁暗自发笑。

  齐桓公姜小白此时也感觉到了什么,额头上莫名又汗珠出现,慢慢滑下,连带着不由得吞咽了一口,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

  宾须无没有正面回答齐桓公姜小白的问题,而是满脸肃容反问了姜小白一个问题:“敢问君上,现在齐国的朝堂上下,是君上的道德才能更高,还是诸如夷吾大人、鲍叔大人这些大臣的德行才具更胜一筹?”

  齐桓公姜小白被问得有些茫然,看了看管仲,又看了看鲍叔牙,却见那两人一个是看天一个是看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不由得有些尴尬,思索了半天,才缓缓道:“嗯,寡人可能尚显不足吧。照卿的意思呢?”

  宾须无一听姜小白这话,脸色略微缓和一些,微施一礼,却仍旧是面无表情,答道:“正如君上所说,如今齐国虽然强大,但朝堂上下,君臣之间,却是大臣才高德劭,不说管夷吾大人和鲍叔大人,且说宁戚大人和成父大人,也也相较君上有所胜出,我只听说古代圣王君临天下,是王上德行高过臣子,却未听见过臣下德行高过王上的。”

  说完,他咽了一口,停顿一下,接着问道:“不知臣下如此回答,君上可明白了?”

  打脸,实在是打脸,居然明目张胆说君主德才比不上臣下,宾须无真是够刚的,什么都敢说。

  不过齐桓公姜小白一听这话,也只能尴尬一笑,心中虽然有点生气,但转念一想宾须无确实说的不错,不由得有些羞愧起来,连忙打哈哈道:“古代的贤王王季(姬历,周文王之父)、周文王、周武王等都是德行高洁、才能卓越之人,周公姬旦也是如此,如今寡人和子孙德行才具尚且不如各位,可见还是不能有非分之想。”

  这一下,管仲、鲍叔牙和宾须无均是舒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位霸主称王的心思摁住了。

  以上就是宾须无对待自己的主君齐桓公姜小白的态度和说辞,此人真心是刚正敢言,连君主的面子也不给,惹急了还敢直接出口打脸,太刚了。

  很多人就觉得,这么刚的一个人,偏偏又掌管着全国的刑狱司法大权,那还不得杀个血流成河,但恰恰相反,宾须无在面对人命关天的司法大案时,与他刚正不阿,绝不徇私的性格相反,他此时的性格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谨小慎微,宽厚仁慈,只要不是铁证如山、罪大恶极,可以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