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小荧屏的战争号角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颁奖典礼结束后,董熹没有忙着离开港岛,而是开始了应酬。</p><p>基本上过着白天挖墙脚,晚上吹牛逼的生活。</p><p>港岛电影界的几个大佬都邀请董熹参加私人酒会,商讨着合作的事宜。</p><p>而董熹虽然嘴上笑呵呵,实际上则一直在打太极。</p><p>“想合作?可以啊,主角内地反派港岛,投资1比9,收益9比1!”</p><p>现在不但外面的人看出了港片的后继无力,港岛内部也是忧心忡忡。</p><p>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沦陷,以往港片那种只要堆积明星,电影还未上映就能收回成本的盛况,再也不会出现。</p><p>港圈这么大的一个摊子,有志之士不在少数,能看出大陆才是港片救命稻草的人,也有很多。</p><p>比如这届金像奖的主席吴思元,就是他一手捧红了程龙,也是他被王胖子喷整整7年未有新作问世。</p><p>“黄口小儿,懂个屁。哥的格局不局限于拍电影而是布局!”对于王胖子的攻击,吴思元虽然有些生气,但是内心深处却不以为然。</p><p>在他看来,自己已经不是单纯拍电影的导演,而是掌控全局的娱乐大亨。</p><p>原本评审团并没有打算给燃烧任何一个奖项,是他力排众议的从港片手里挤出一个名额。</p><p>或许在旁人看来,一个技术类奖项是对威尼斯金狮的侮辱,但在吴思元眼里这就是主动示好的行为。</p><p>真不能怪他,其实说白了这就是老牌港人骨子里的傲慢。</p><p>毕竟他们先富了,自然就瞧不起家里的穷兄弟们。</p><p>“大人,时代变了!”董熹真的想甩一句话在他脸上,但是却选择笑呵呵的应对着。</p><p>没必要往他们身上撒盐,时间会让他们慢慢的腐朽,如同温水煮青蛙。</p><p>万一刺激的这帮家伙发愤图强,那么董熹可就成了罪人。</p><p>而他身披过亿票房,左手金熊右手金狮,而且年轻创作力旺盛,被视为内地导演未来的扛把子。</p><p>港圈想要拉拢他,也很正常。</p><p>就拿这吴思元来讲,虽然满嘴都是振兴港片的宏大愿望,但内心也不过只是个想恰烂钱的商人罢了。</p><p>振兴一个产业,首先要靠的就是政府的政策,而资本只适合在后方摇旗呐喊,前面煽风点火罢了。</p><p>合拍片是港片新的形态与希望,但是政府套在上面的紧箍咒也越来越紧。</p><p>电影电视剧里港台主创人员不能多于5个,而综艺节目中更不能超过3个。</p><p>而主创人员的范畴就比较的宽广,演员肯定算、导演、编剧、出品人也跑不掉,那武术指导、灯光师、造型师算不算?</p><p>所以这就是一个活扣,能够随时卡你的制作流程。</p><p>董熹这边和港圈的高层玩过家家,韩彬那边的招兵买马也异常的顺利。</p><p>主要是两人对这次挖墙脚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不要一流的幕后,毕竟这种级别的人物,不会缺少工作的机会。</p><p>韩彬主要是选择行业里面的中坚力量,这群人或许名气不大,但是实力并不差,更重要的是比起顶级人才,他们更加的便宜。</p><p>而且更能感受到行业的冷暖交替!</p><p>没人留意到这群人的消失,大佬们忙人员不能多于5个,而综艺节目中更不能超过3个。</p><p>而主创人员的范畴就比较的宽广,演员肯定算、导演、编剧、出品人也跑不掉,那武术指导、灯光师、造型师算不算?</p><p>所以这就是一个活扣,能够随时卡你的制作流程。</p><p>董熹这边和港圈的高层玩过家家,韩彬那边的招兵买马也异常的顺利。</p><p>主要是两人对这次挖墙脚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不要一流的幕后,毕竟这种级别的人物,不会缺少工作的机会。</p><p>韩彬主要是选择行业里面的中坚力量,这群人或许名气不大,但是实力并不差,更重要的是比起顶级人才,他们更加的便宜。</p><p>而且更能感受到行业的冷暖交替!</p><p>没人留意到这群人的消失,大佬们忙着歌舞升平,幻想着划分大陆这块蛋糕。</p><p>扑街仔们忙着兼职打工,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单抗票房,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p><p>在港岛待了3天后,董熹终于决定先回剧组,将韩彬留下来处理这些事情。</p><p>这些所谓的雇佣兵,并不是和熹子影视签订的合同,而是和奶牛影视签订的用工协议。</p><p>就是为了避免将来某些麻烦,碰到刺头也能直接让其滚蛋。</p><p>你和奶牛签的合同,找我熹子干什么?</p><p>既然身处港岛,就要学习资本家的做派,什么良心那是留给内地员工的。</p><p>当然其实签约只不过是加一层保险,如果他们表现优秀,自然会加入公司。</p><p>看看阿伟同学,已经荣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兼职董熹的专属摄影师。</p><p>而从去年开始,公司招募的内地幕后人员,也渐渐的步入正轨,不过虽然干劲十足但是缺少经验。</p><p>这不是一部两部电影能够追得上的差距,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p><p>而港岛招募的工作人员,就是填补上这方面的短板。</p><p>而公司的计划就是,凑齐足够应付两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同时开工的阵容。</p><p>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内观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的提高。</p><p>众多电视台的上星,也让电视剧的价格竞争水涨船高。</p><p>单拿少年包青天2举例,还未拍摄完成,就已经有电视台上门询价。</p><p>这其中包括央妈</p><p>而在确定了少包2可以赶上暑期档上映,央妈在看过样片后,开出了4000万买断首轮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