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横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2000年以前,电影发行属于特许经营行业,熹子影视作为一家文化公司,只能拿制片厂的委托授权书以代理发行的形式发行影片,之后再跟制片厂结算费用。</p><p>发行是衔接上下游资源的中间环节,没有对上游内容资源的吸附能力。</p><p>只能算是第一张行业准入牌照,接下来需要第二张行业准入牌照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正式进入上游制片。</p><p>不过包子需要一口一口吃,指望一瞬间吃成贾铃也不现实。</p><p>但是有了准入门槛,熹子影视已经弯道超车,将所有同行甩在身后。</p><p>这件事情在圈外没有什么水花,但是在圈内的效果就如同菲律宾跳水运动员一样,那叫一个炸裂!</p><p>羡慕、嫉妒、恨可以说是现在很多同行的想法,自然就会采取手段。</p><p>倒不是说告御状之类的,而是希望搭上这班车,成为同一风口上的猪。</p><p>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毕竟有了第一个就代表这个禁锢变松了。</p><p>而董熹也没着急,发行这事不但需要优质影片,也需要稳定的渠道。</p><p>好在中影的大腿还是够粗,前期完全可以依附中影,然后慢慢的发展自己的渠道。</p><p>随着国内影视圈因为这件事被搅得一团浑水之际,董熹却领着剧组转身去了江浙省。</p><p>4月份,少年包青天2正式开机,原班人马集体回归打造。</p><p>拍摄的地点也选择了横店。</p><p>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p><p>两位大导演谢晋、陈凯哥为了拍摄大片,而建立的影视拍摄基地,也成为组成横店影视城的基本盘。</p><p>虽然电影相继扑街,但是影视城保留了下来,并且不断的延伸扩展。</p><p>今年为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剧组前来横店影视城拍摄,横店影视城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免收场租。</p><p>省钱不是最重要的,专业和配套设施才是少包2剧组选择横店的原因。</p><p>少包2对公司极其重要,别看现在奶茶特攻队票房屡创新高,但是最后拿到手的收益还真有可能不如少包2!</p><p>因为需要分钱的人太多了,以100元的票房收入为例,首先要扣掉5元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元的增值税,剩余92元按照如下比例分配</p><p>1、影院可以分到大概4550元</p><p>2、院线可以分到大概1到2元</p><p>3、发行方可以分到4到6元</p><p>4、制作方可以分到34到38元</p><p>就算票房最后达到8000万元,熹子影视能够拿到手的也不过2000多万,再除去电影的制作成本。</p><p>最后的收益很可能就勉强过千万。</p><p>而去年一部少年包青天赚了多少?</p><p>保底2000万!</p><p>所以这个年代拍大片真的是会饿死人的,小成本的喜剧才是王道。</p><p>冯裤子虽然票房上一败涂地,但是真不见得比奶茶特攻队少赚多少。</p><p>毕竟影片还没上映,就拉来了银行的赞助广告,整整1500万的植入广告费,也改变了国内电影拍摄的成本的构成。</p><p>而奶茶特攻队同样也有广告植入,最大的熹茶不必多说,这原本就是熹茶的广告电影。</p><p>而做为拍摄地的青鸟市,虽然没办法直接投资,但是青鸟市优质企业可不少。</p><p>从电视、冰箱等大件电子产品,到啤酒、皮鞋等生活用品,奶茶特攻队植入的广告同样不在少数。</p><p>只不过现在不像后世那么丧心病狂,就差在广告里插剧情了,观众现在还是处于被潜移默化影响的阶段。</p><p>而奶茶特攻队之所以收益不太可观,主要是宣发成本有些夸张。</p><p>否则也无法把观众从春节假期吸引进电影院。</p><p>这么看来,好像拍电影不如拍电视剧划算,但实际上看问题不能这么狭隘。</p><p>如果只盯着钱的收益,那么格局小了!片还没上映,就拉来了银行的赞助广告,整整1500万的植入广告费,也改变了国内电影拍摄的成本的构成。</p><p>而奶茶特攻队同样也有广告植入,最大的熹茶不必多说,这原本就是熹茶的广告电影。</p><p>而做为拍摄地的青鸟市,虽然没办法直接投资,但是青鸟市优质企业可不少。</p><p>从电视、冰箱等大件电子产品,到啤酒、皮鞋等生活用品,奶茶特攻队植入的广告同样不在少数。</p><p>只不过现在不像后世那么丧心病狂,就差在广告里插剧情了,观众现在还是处于被潜移默化影响的阶段。</p><p>而奶茶特攻队之所以收益不太可观,主要是宣发成本有些夸张。</p><p>否则也无法把观众从春节假期吸引进电影院。</p><p>这么看来,好像拍电影不如拍电视剧划算,但实际上看问题不能这么狭隘。</p><p>如果只盯着钱的收益,那么格局小了!</p><p>奶茶特攻队对于董熹和公司地位的提升还不算什么,单就这电影发行许可证,就对得起所有的付出。</p><p>否则业内那么多有资历的公司,凭什么给熹子影视这满打满算刚成立3年的民营企业?</p><p>要知道就是当初董熹拿奖回国,关于他的身份都有争论。</p><p>而拿下发行许可证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人跳出来使绊子。</p><p>顶多就是想和他一起吃肉。</p><p>很多人关系硬到韩三坪都有些顶不住压力,本来他只是打算给熹子影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现在也不得不选择妥协。</p><p>或者说用妥协来讲有些过头,给董熹分担压力才是真的。</p><p>在第一张电影发行许可证后,又增加了一家试点民营企业。</p><p>曾经是韩三坪的得力助手,京城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于胖子,也走到了舞台上。</p><p>开始翩翩起舞!</p><p>于胖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董熹的压力,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个公司能够承担的责任也可以分化。</p><p>最重要的是,博纳现在只是一家单纯的发行公司,还没有制作电影的实力。</p><p>对于熹子影视的地位,构不成冲击性的打击。</p><p>既然公司有了发行的能力,自然会有人上门推销电影,不过大多都是些小成本的制作,抑或是地下电影。</p><p>而公司首部发行的电影就是贾科长的站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董熹还是有些感慨万千。</p><p>想当年两人算是同样在柏林电影节出道,而且都拿了奖。</p><p>不过回国的结局却有些不同,一个受到重视一飞冲天,而另一个则被封杀。</p><p>三年后,取得的成就已经是天差地别,董熹已然成为国内新生代导演的领头羊,而贾科长则刚完成自己第二部剧情长片。</p><p>横店的天气还算不错,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让董熹的心情也越发的舒畅。</p><p>少包2的拍摄进度赶的很紧,一是因为演员的档期都很忙,随着奶茶特攻队的火爆,参演电影的演员可以说是片约不断。</p><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