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垄断高丽的唐人商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回到南苏城后,武承嗣和裴行俭一同进入北门外的营帐,裴行俭忽然道:“大将军,你还记得攻打南苏城时,曾有人向你传送关于南苏城的消息吗?”</p><p>武承嗣微一思索,点头道:“当然记得。”</p><p>裴行俭微笑道:“大将军想见一见那名给您传消息的人吗?”</p><p>“哦?那人是谁?”</p><p>“此人名为陈天据,是扬州陈氏一族的人,也是高丽境内最大的矿商。在我军向南苏进军时,他和另一名叫王式的商人,都在暗中帮助我军。”</p><p>“商人?”武承嗣微感奇怪。</p><p>“是的,高丽境内有许多我国商人,陈天据是矿商,王式是盐商。”</p><p>武承嗣心中一动,辽东多矿,尤其是铁矿最多,这也是辽东一个优势之一,后来的辽朝便是因为辽东的铁矿,被称为镔铁之国。</p><p>听裴行俭提到矿和盐,武承嗣忽然想到一件事。唐朝以前,盐铁专营几经废止,又几经重新实行。</p><p>到了唐初,盐铁专营依然处于废止状态,任由商人自采。大约是唐朝中期,才由国家重新接管。</p><p>武承嗣深知盐铁之利,打完仗后,也许可以和武媚提一下此事。</p><p>裴行俭继续道:“他们和其他唐商组建了一个唐人商会,垄断了高丽的矿业和盐业”</p><p>武承嗣奇道:“你说他们垄断了高丽盐矿?难道高丽国不管吗?”</p><p>“您有所不知,唐人商会在高丽有很特别的地位。高丽人用的很多丝绸、茶、陶瓷等物品都由他们贩卖,而且他们与许多高丽官员都有来往,故而高丽官府也不敢过于得罪他们。”</p><p>武承嗣心中感叹,这应该就是这个时期的跨国公司吧。他对这两人颇有兴趣,当即和裴行俭一同进了南苏城。</p><p>城内僧信诚的将军府,如今已被改为武承嗣的大将军府。</p><p>前往大将军府路上,裴行俭忽然道:“大将军可想听一下陈天据的事迹。”</p><p>“洗耳恭听。”</p><p>裴行俭徐徐道:“那陈天据本是扬州陈氏族人,因连续十二年科举不中,便弃书从商,用了二十年时间成为扬州巨商。”</p><p>“此人与一般商人不同,长年待在外国。近十年来他便长期待在高丽,一手建立唐人商会,垄断了高丽人的盐矿。而且他一直通过做善事,暗中提升我朝在高丽人心中形象,每次我军打仗时,皆会在背后帮忙。”</p><p>武承嗣吃惊道:“他做下这些事,高丽官府也不管吗?”</p><p>裴行俭笑道:“此人不仅有唐人商会做后盾,而且贿赂了高丽国许多官员,故而始终屹立不倒。苏公在营州时,就曾得他捐送两千套铠甲,他的事就是苏公告诉我的。”</p><p>武承嗣感叹道:“不想民间竟还有这样的商人。”</p><p>裴行俭笑道:“此人纵然以前读过书,但现在却是个真正的商人,他做下这些事,倒并非为了大义。”</p><p>“哦?那是为了什么?”</p><p>“为了扬眉吐气!”裴行俭缓缓说:“此人在读书上缺乏才能,故而寒窗苦读几十年,依然考不上功名,为同族之人耻笑。从商之后,虽然富甲天下,别人顶多也只会称他一声员外,依然得不到他人尊敬。”</p><p>说到这,裴行俭抬眼道:“大将军,你知道对商人来说,最荣耀的事是什么吗?”</p><p>武承嗣想了想,摇了摇头。</p><p>“十几年前,安州巨商彭志筠在朝廷与高丽作战时,献布三万匹,被当今陛下恩典参加皇家夜宴和万国来朝,从此成为商人之典范,为天下人所称颂。”</p><p>皇家夜宴是李唐皇室在一年最后一天,所举办的宫廷夜宴。只有王公宗室、朝廷大臣、以及在这一年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之人,才有资格参加的荣宠。</p><p>万国来朝则是由大唐的属国以及有来往的国家,向唐朝进行朝拜的盛会,根据历年惯例,各国使节们会从初一待到十五,相当于一次国际盛会。</p><”</p><p>“哦?那是为了什么?”</p><p>“为了扬眉吐气!”裴行俭缓缓说:“此人在读书上缺乏才能,故而寒窗苦读几十年,依然考不上功名,为同族之人耻笑。从商之后,虽然富甲天下,别人顶多也只会称他一声员外,依然得不到他人尊敬。”</p><p>说到这,裴行俭抬眼道:“大将军,你知道对商人来说,最荣耀的事是什么吗?”</p><p>武承嗣想了想,摇了摇头。</p><p>“十几年前,安州巨商彭志筠在朝廷与高丽作战时,献布三万匹,被当今陛下恩典参加皇家夜宴和万国来朝,从此成为商人之典范,为天下人所称颂。”</p><p>皇家夜宴是李唐皇室在一年最后一天,所举办的宫廷夜宴。只有王公宗室、朝廷大臣、以及在这一年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之人,才有资格参加的荣宠。</p><p>万国来朝则是由大唐的属国以及有来往的国家,向唐朝进行朝拜的盛会,根据历年惯例,各国使节们会从初一待到十五,相当于一次国际盛会。</p><p>彭志筠便是黎园主人,当年因参加了皇家夜宴和万国来朝,名噪一时,成为现在的江南第一富商。</p><p>武承嗣顿时明白了。</p><p>陈天据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效仿当年的彭志筠,希望能参加皇家夜宴和万国来朝,从而扬眉吐气,一泄多年之怨愤。</p><p>裴行俭续道:“当年苏公将他献铠甲的事告诉了皇后殿下,只可惜殿下只嘉奖了几句,并没有多做表示。”</p><p>武承嗣接口道:“所以他来求见我,是希望我为他说话,让他能参加皇家夜宴?”</p><p>裴行俭点头道:“是的。”</p><p>此事苏定方有负陈天据,裴行俭身为苏定方弟子,觉得有必要替老师弥补一二,这才解释了这么多。</p><p>武承嗣沉吟半晌,微笑道:“还是让我先见见这位大商人再说吧。</p><p>两人骑马回到大将军府,派人去请陈、王二人。</p><p>不久,陈天据和王式来到大厅。</p><p>陈天据是名身材矮小的中年人,作儒生打扮,一双眼睛明亮透彻。王式则是名高瘦男子,目光有些阴蛰。</p><p>“草民陈天据王式拜见大将军。”</p><p>“两位不必多礼,请坐吧。”武承嗣抬手道。</p><p>两人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坐下。</p><p>武承嗣微笑道:“前一段时日,我军与高丽人作战时,陈员外为我军提供军情,本将军十分感激。”</p><p>陈天据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拱手道:“在下身为唐人,做这种事乃天经地义,大将军千万别这么说。”</p><p>顿了一顿,恳切道:“草民愿意再献铠甲五千,希望能为我大唐军队尽些绵薄之力。”</p><p>武承嗣点头道:“陈员外一片好意,本将军便不多推辞了,你的心愿本将军也明白,这件事我会帮你活动一下,不过能不能成就不能保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