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三军并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使被扣的消息很快传到松漠都督李尽忠的耳边,他立即带兵去了大贺郁干的部落,狠狠训斥了他一顿,同时将唐使要了回来。



紧接着,李尽忠亲带五千骑兵,将唐使送回营州,同时相助唐军作战。



李勣看在李尽忠亲自领兵参战,便没有问罪契丹人扣留唐使的事。



一天后,从契毖何力那里传来消息,去新罗的使节也回来了,新罗答应出兵攻打高丽。



李勣即刻传下军令,命薛仁贵为先锋,从平州出发,攻打辽东城。



柳城大营。



武承嗣帅帐旁边,有一顶白色的小圆帐,圆帐内李芷盈坐在案前,翻看着医书,丫鬟红茗站在两扇帐帘后面,一手捏着一面边角,偷偷打量着帐外情况。



半晌后,她快步走到李芷盈身边,满脸兴奋道“小姐,外面好热闹,有好多将军都去帅帐找武将军,可能马上就要打仗了呢!”



“你怎么看起来这么高兴?”李芷盈抬眼道。



“哪有,人家只是想着如果他们打仗了,咱们就可以回长安了。”



“你不喜欢这里吗?”



红茗惊愕道“难道小姐喜欢待在这里?”



李芷盈莞尔一笑“好像是的呢,在这里会让我感到很安心,可能是小时后在祖父军营待多了的缘故吧。”



红茗嘟嘴道“反正我不爱待在这里,哪里也去不了,闷也闷死了。”



“他们又没拦着你,你可以出去透透气啊。”



红茗脸露惊恐之色“那怎么行,外面那些人我瞧着都害怕,出去后要是被他们抓走了怎么办?”



李芷盈笑道“他们干嘛抓你?”



“不知道,但我就是有这种感觉。”红茗脸色煞白的说,似乎已经想到自己出门后被几个士兵给抓走的情景。



李芷盈摇了摇头“就算他们出征了,我也不打算回长安城哦。”



红茗惊道“咦?为什么?”



“这里环境本就恶劣,再加上行军打仗劳体劳力,祖父和武公子说不定又会染上别的病,我留在这里就可以随时给他们治病呀。”李芷盈笑容满面道。



见红茗低头不语,李芷盈笑道“你不喜欢军营的话,我让人送你回去吧。”



“那怎么行。”红茗连连摇头“小姐你在哪里,我自然也在哪里。”



李芷盈笑了笑,低头继续看着医书。



便在这时,黑齿常之弯着腰进入营帐,红茗如同兔子一般飞快的躲到李芷盈身后,惊恐的看着他。



黑齿常之愣了一下,摸了摸脑袋道“李小姐,将军那边商议完了,他说您可以过去施针了。”



李芷盈点了点头,拿着医箱,随着黑齿常之出去了,红茗又像刚才一样,站在帐帘之后,偷瞧着外面情形。



帅帐内,武承嗣坐在帅案后,正在看着高丽地图,经过李芷盈二十多天的治疗,他现在已完全恢复精神。



瞧见李芷盈进帐后,他急忙站起身,微笑着迎了上去“芷盈姑娘,今天是最后一次施针了吧。”



李芷盈点了点头,问道“你是不是要出征了?”



武承嗣走到木床边趴下,说道“嗯,你爷爷已传来军令,让我后天出发,攻打南苏城。”



“那祖父呢?”李芷盈关切道。



“他比我晚一天出发,攻打新城。”



李芷盈点了点头,开始给武承嗣施针。



古代的金针又细又软,扎在武承嗣后背时,一点不痛,还有种清凉的感觉,比后世打针舒服多了。



武承嗣知道金针过穴需要施针者全神贯注,否则容易扎错穴道,故而没有向李芷盈搭话。



直到她施针结束,方说道“芷盈姑娘,等会我就派人送你回长安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芷盈一边将针收入针囊,一边轻轻说道“我不回长安。”



武承嗣一愣“为什么?”



“我……我担心祖父在战场上受伤了,留在这里就能尽快给他治疗。”李芷盈低下头,食指对在一起。



武承嗣瞧她脸孔泛红,神色忸怩,心想“她担心的也许不仅仅是李勣,还有自己。”心中一热,拉住她手道“芷盈姑娘,等我打仗回来后,就……就娶你过门,可关切道。



“他比我晚一天出发,攻打新城。”



李芷盈点了点头,开始给武承嗣施针。



古代的金针又细又软,扎在武承嗣后背时,一点不痛,还有种清凉的感觉,比后世打针舒服多了。



武承嗣知道金针过穴需要施针者全神贯注,否则容易扎错穴道,故而没有向李芷盈搭话。



直到她施针结束,方说道“芷盈姑娘,等会我就派人送你回长安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芷盈一边将针收入针囊,一边轻轻说道“我不回长安。”



武承嗣一愣“为什么?”



“我……我担心祖父在战场上受伤了,留在这里就能尽快给他治疗。”李芷盈低下头,食指对在一起。



武承嗣瞧她脸孔泛红,神色忸怩,心想“她担心的也许不仅仅是李勣,还有自己。”心中一热,拉住她手道“芷盈姑娘,等我打仗回来后,就……就娶你过门,可好?”



李芷盈脸孔瞬间通红,急忙抽回手,转过了身子。



好半晌后,一道低如蚊蝇的声音响起“这些话你去和祖父说吧。”说完飞奔出了营帐。



……



两日后,武承嗣率领大军向东北方向进军,只留下几百人留守大营。



大唐与高丽国以辽河为边界。



辽河以东,是高丽第一层防线,故而一般有高丽重兵把守。



围绕辽河,高丽共有三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分别是新城、辽东城和南苏城。



这三座城池皆城高墙厚,屯有重兵。



其中南苏城位于北面,屯有两万精兵。新城位于中部,屯有五万精兵。辽东城位于南面,屯有三万精兵。



唐军分上中下三路攻打。



武承嗣走上路打南苏城,李勣走中路打新城,薛仁贵走下路打辽东。



从高丽传回的最新情报显示,渊男生已经退守扶余城。



此城位于高丽右上角,故而武承嗣打下南苏城后,只需去扶余城与渊男生汇合,他的任务就算完成。



至于后续还用不用继续参与攻打高丽的任务,要视战况而定。



正常来说,只要李勣和薛仁贵两路大军作战顺利,就没他什么事了。



武承嗣自然不愿意只当这场战斗的过客,只要打出一场大胜仗,朝廷自然不会再将他晾在一边。



养病的这一个月来,他无时不刻不在思考着攻打南苏城的作战计划。



……



两日后,当武承嗣大军通过浮桥渡过辽河后,他做出一个让众将吃惊的决定,将大军兵分为两路。



两路各一万两千人,其中一路人马由裴行俭率领,令他攻打南苏城北面的铁背关,那里也驻扎着五千士兵,与南苏城成掎角之势,罗素、侯延景和元彪都分配在他那支人马中。



武承嗣率领剩下的一路人马,再加上武攸暨、黑齿常之、韩成和刘审礼四将,直奔南苏城。



分兵后,武承嗣令大军慢速前进,一天只行三十里。到了傍晚,大军在距离浑河八十里外扎下营寨。



浑河之后,便是南苏城。



营帐内,武承嗣召集众将领,商议破敌之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