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意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北汉京城朝堂之上,刘显正与百官商讨日常事务之时,一名士兵慌忙于宫外下马,手里拿着一封书信,高举着向着朝廷而去,一路高喊着:“许昌急报!”

  那人一路跑到殿门前,急促停下,脱下腰间的长刀交于一旁的太监,卸刃进殿,径直跪下:“报,陛下,许昌来信,世子已于途中薨逝,现尸首已到豫州境内。”

  朝堂之上刚刚纷乱的议论之声停了下,刘显也激动地亲自起身确认性问道:“你,你说谁?”

  那人见刘显提问,便重新完整地答道:“禀陛下,永定侯世子,前太常大人苏哲,已于前往豫州途中,薨逝。”

  刘显尽管对这结果内心万般欣喜,但于百官之前,朝堂之上,哪里能表现出来,赶忙装作一脸沉痛,特意退后两步,摔坐在龙椅之上,久久望着一旁柱子,沉默不语。

  对比于刘显的沉默,朝上百官听到却像热锅上的蚂蚁,炸开了锅,各个愁眉不展地议论纷纷,于一旁的高丞相看着百官如此,乘人不注意,低头偷偷一笑,徐元则在百官中来回看了眼,最后将打探地望向高进,高进对着他只是轻轻点了下头。

  徐元轻咳一声,站了出来:“陛下,世子作为质子,留于京城,才使永定侯于南镜相安无事,如今世子病逝我国境内,恐生事变,还请陛下派兵前往南镜,以防不测。”

  刘显眉头一皱,摸着龙椅的把手,沉思一会儿后,抬头问道:“丞相,你觉得呢?”

  高进被刘显亲自点名问到,依旧不慌不忙,慢悠悠抬手答道:“陛下,臣觉得徐大人说得在理,防患于未然。”

  刘显又向着百官问道:“众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丞相和太尉,朝廷内的两大巨头,都达成统一共识,艾施、刘洪等敢说话的人,此刻也不在朝中,其他人哪敢再多言语,相视一眼,便默契地拱手作揖,异口同声说道:“臣等,附议。”

  刘显本身巴不得赶快出兵,百官都认可,他自然顺水推舟:“既如此,该谁领兵呢?”

  徐元赶忙说道:“陛下,有两人可用。”

  刘显有些高兴,这是他最希望听到的:“哦,是谁?”

  徐元答道:“郎中令方如非之子,方易,他与艾施将军也是异姓兄弟,且臣听闻他们两人私下切磋,艾将军与他也是输赢各半。”

  刘显对于徐元说的感到十分意外,京城里竟然有人能与自己的镇北将军不分上下,激动问道:“竟还有这般人才!”赶忙望向站于人群中的方如非:“方爱卿,你有如此骄子,为何不早日引荐?这是藏了个宝啊。”

  方如非并没有因为太尉和陛下的夸奖而高兴,反而脸色有些忧愁,赶忙迈出列答道。

  “陛下,不瞒你说,臣小儿与艾将军私交甚好不假,但,他与世子私交也不逊于艾将军,小儿又偏是重情之人,所以,臣担心他念及私情,难以胜任将军之职。”

  刘显听后,脸上的笑容明显消失,因为之前不放心艾施,就特意派了个张旭盯着,后来甚至还特意又从南汉战场将他调回北境,他也不希望每次出征对自己的将军猜疑。

  刘显用右手顺了顺胡须,皱眉沉思了下,叹了口气问道:“徐爱卿,你刚说有两人,那另一人是谁?”

  徐太尉转头看着高丞相:“陛下,另外一位,便是高丞相之子高全。”

  高进听到徐太尉说出自己儿子名字的时候,脸上毫不掩饰露出了惊讶,虽然在陛下决定敲打永定侯的时候,两人便明白了陛下要出兵的意图。

  于是都通过气,可没想到最后徐元竟然把自己独自高全推出来,坑了他一把。

  高进,肯定希望自己孩子不用上战场,即便是上战场,若是守守匈奴什么的,高进并不会如此担忧,可是他也知道打永定侯,胜负都能分,这生死便更难保证。

  刘显倒是颇有兴趣:“哦,这高全,朕也倒是见过几次,身长八尺有余,身形魁梧,两臂如同麒麟助力,甚是神武,确实是将才之躯。”

  徐元接话道:“陛下,可莫被其外貌障目,高全可是我们当朝丞相之子,论语,孙子兵法,中庸等,无不精通,太傅大人可是多次夸赞过他,那是粗中有细啊。”

  高进这一看,这徐元是势要让高进独子上战场,赶忙说道:“陛下,犬子多是纸上谈兵,不会。”说着正好抬头,却发现刘显并没有认真听他说。

  刘显顺着胡子,微笑着点头道:“我也倒是听瑾儿提起过,太傅不少夸他文章精美另外一位,便是高丞相之子高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