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老枯的祖师爷陶弘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据说孙游岳,后来坐化成仙。他的弟子虽有好几百人,但只有陶弘景一人乃是入室弟子,得到他的真传。

  在师父羽化之后,也有不少人崇拜陶弘景,跟随学医,但都未获得过道术传承。

  而这个时候的梁武帝则是非常敬重他,经常拜访他,供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助其炼制神丹;陶氏根据他所得的神符秘诀,经过多次的烧炼、试验,终于制成,洁白如雪,取名为“飞丹”。经其常期服用,体重逐渐减轻,梁武帝服用后亦有效,对他更加礼遇,曾多次征聘他入朝为官,但都被他谢绝了,可是梁武帝不死心,又派人去山中找他,陶氏被逼的没有办法,就画了一幅画表明自己的心迹,画中他画了两头牛,其中一头在水草中,悠然自得;另一头则戴着金制的笼头,被人牵着鼻子走,牵牛的人手里还拿着一根鞭子赶牛,作扬鞭欲打状。梁武帝看了这幅画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要像庄子一样,宁愿终其一生做一只曳尾的泥龟,看来再没有办法使他改变心意出仕。”此后,梁武帝虽然不再勉强陶氏出来做官,但是遇到不易取决的国家大事,就派人或亲自到山中去找陶弘景商量,听取他的意见。所以有人替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山中宰相”,足见当时朝野对陶氏尊敬的程度。(来自度娘)

  陶弘景年逾80,但行动还敏捷犹如壮年,仙书上说:“眼方者寿千岁”,陶弘景老年有一只眼有时呈方形。他曾经梦见佛祖给他一卷《菩提记》,说他是“胜力菩萨”;他醒后便去浙江鄞县“阿育王塔”,焚香自誓,受五大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自律甚严。

  实际上,在他73岁那年,有一天,正在山中石室打坐,忽见两个青衣童子和一只白鹤,自空而下,到了他门外,他欣然而起迎接,以为是太上老君派他们来召他升天,不料青衣童子却说:“太上老君要召的是桓先生。”陶弘景想了半天,他的门下无姓桓之人,于是问道:“我门下弟子并没有姓桓的人啊?”青衣童回答说:“就是你的仆役桓阖啊!”“啊!是桓阖?怎么会这样呢?”陶弘景非常讶异。青衣童子向他解释说:“桓阖修默朝之道,9年以前就亲朝过大帝了。”陶弘景问桓阖说:“我花了那么多年行教修道,也够勤奋、够辛苦了,难道是犯了什么过错,还要流留人世,不能升天吗?请你升天之后替我问一下,究竟是何原因。”

  事实上,陶弘景整合道、佛、儒三家修行之法,三家都有染,而陶弘景又不是什么先天神魔,跟脚就是个凡人,妄图学菩提祖师,三家都学,菩提祖师是什么人,神话内接近圣人天尊的存在,来历也久远无比。

  陶弘景呢?哪个仙神愿意收他,最终也只是个仙官水府之位,止步于此了,还胜力菩萨,咋不见如来把他接入灵山。

  他的弟子上天之后,询问了一下为什么自己无法升天,瞅瞅,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地位,居然敢质问太上老君,为什么自己无法升天。

  毕竟,这位升天了恒先生,说白了就是个杂役,陶弘景还不是仙人,怎么可能不嫉妒,太上老君当然是随便拿了个借口,比如他修的阴功之法,虽然是救人,但也是伤害其他生灵来救的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