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商议扩建郯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董卓乱政迁都后,太学已经数年停止了,为此我已经上奏天子。徐州要开办太学,为天子日后复兴培养大量可用之才,同时也能扩大徐州州府治所郯县名气。”张蓬心里盘算着。

  历史刘备为了躲避地方势力控制把州府治所搬到了下邳是有原因的。毕竟郯县是徐州刺史部治所现在是州府治所,以是东海郡郡府治所,三百多年了,地方势力在郯县的根基根深蹄固寻常人难以撼动。

  刘备选择搬迁,但是陶谦选择留在郯县,只是陶谦运用借助外力和培养丹杨兵。诸侯里目前没有人拥有丹杨兵,而陶谦劝出自丹杨,能很好的运用丹杨兵为自己巩固势力。

  张蓬看中郯县的地理优越性,以及便利的水路交通和完善的城市布局,各种设施健全完备。

  最主要郯县、彭城、下邳城形成犄角,一旦一方收到攻击,三城可以相互协同作战。

  “要是能把太学办在徐州郯县固然很好。只是费用甚大,地契、房屋、书卷、授课博士(老师)更是难寻、更别说太学的祭酒(大学校长)。”典农校尉陈登倒是希望太学能在徐州州府郯县建成,但那岂是一州之力能办到的。太学需要地皮(地契)、房屋这些都是巨大的钱财。汉代书卷都是手抄数量极其稀少,整个徐州都没有藏书阁(图书馆),这徐州的书卷四书五经大多呆在士族家中。办这太学几乎不可能之事。

  “关于地契、房屋这事好办,扩建郯县想要哪块就要哪块,房屋更好办了,下邳那些正在建造寺庙的工匠都拉过来,建造太学。

  至于书卷,我与东莱郡左伯商议好了,利用纸张替代竹简,印制大量的四书五经,在太学旁建立一个藏书阁。

  至于祭酒我们请郑玄郑公担任、博士请管宁、邴原、王烈担任,第一期我们只招一百人。大家还有何疑问,一并提出来,只要是为了徐州好的,我都支持。”张蓬不搬迁治所,只能扩建郯县,这下可把大家给惊着了。尤其是东海郡太守鄐熙和徐州东海郡首富糜竺吓得不轻。

  “州牧大人,这徐州刚遭难,东海阴平等五县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这扩建郯县是一巨大的工程,不可轻易的破土动工,

  这强行征地、征召苦力过多影响农畜发展,平民百姓饥荒会引发暴乱的。”糜竺一副叫苦连天的表情。

  “扩建城池不用征地,采用换地方式解决,也不需要强征苦力民夫,我从各地调集军队押送俘虏五万人来扩建城池,各郡国出马匹一百、牛二百即可。”张蓬说。

  张蓬扩建郯县,州府治所办事自然迁入新城、那老城区地位就下降了。所以都比较抵触,但是一听不要各郡承担人力物力财力就没话说了。

  “既然州牧大人要扩建郯县,那就得解决粮食问题,需要扩建多大。”典农校尉陈登说。

  “扩建多大、解决粮食问题,各郡国的名门望族都没有伸出援手之意,跟你们说也是无稽之谈。

  陈登出任广陵郡太守,元龙袁术必然趁陶州牧过世,会对我们广陵郡下手。我已安排上将军太史慈领兵一万提前到达广陵郡,做好伏击袁术准备,你再率领郯县三万兵马前去驰援。

  你身为广陵郡太守,务必做好粮草供给,此次对袁术作战务必要重创袁术大军,让其三五年内不敢对我徐州出兵。”

  陈圭、陈登是徐州影响力最大士族豪门本土势力。张蓬策略是重用一批有能力有才干的本土势力。撤换一批本土势力的郡县官员。

  消灭一部分亲近刘备资助刘备的本土势力。

  扩建新城张蓬也只是通知一下他们,有个心里准备。至于钱粮问题,更不可能指望他们出,张蓬早有了打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