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太史慈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哪个有抱负的人不想带兵,一下就能带两千的兵力,这诱惑力可谓不小。

  “我守敌攻,两千兵力足已退敌,只怕粮草不足,现在将士最怕就是缺粮。”太史慈一听是乡勇,不是常规的守军,是没有正常的粮食不足,何况两千人每天得吃上百石粮食。

  张蓬和荀谌两人互看一眼。

  “我们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就缺象字义这样的英雄豪杰,大哥常常把你挂在嘴边,说你是当今三大顶尖箭术大家,大汉十三州鲜有敌手。”荀谌帮大哥怕说上几句好话。

  “三弟,你带字义去二哥那里,带上县尉的调令。把本郡的四个乡的屯田的乡勇各出500人,箕屋乡多出500人,负责运送五千石粮食,押运粮食的必须是箕屋乡的乡勇,另外500从投降的盗匪里挑选精干一些的,并且告知此次出战的待遇如同箕屋乡乡勇。立功者升官发财,战死的每人给家里给10年抚恤金每年20石(540斤)。”说完就准备,县尉调兵令,城里的郡兵动不得,调乡勇这个权力还是有的。

  这三年箕屋乡屯田积累了五万多石粮食,其他乡虽然没这么多,但是三四万石肯定有。

  “兵贵神速,大哥我们去了。”要出远门护卫兵机灵,备好了两匹快马。

  荀谌、太史慈快马加鞭直奔箕屋乡。

  ……

  张蓬把黄巾军即将攻城事情,报给了上级琅邪国的中尉(相当于地级市公安局长)。

  中尉一听上万人,心里也慌了,赶紧找国相陈遵商议。

  郡府内。

  太守、郡丞、中尉、督邮、功曹……

  一干十余人在研究到底出出不出兵,结果全部都支持闭门等待援兵,于是又派人上报到徐州府。

  张蓬一听,好在这几年在箕屋乡那里攒足了声望。现在箕屋乡士绅都支持张蓬,加上驰援姑幕实际就是避免战火波及到箕屋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