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徐怀从来都没有幻想过,在最快可能仅一年,最迟不过两年、赤扈人数万乃至十数万骑兵如洪流一般越过阴山南下,他凭借三千桐柏山卒就能力挽狂澜,能将赤扈骑兵挡在朔州以北。



    事情真要能如此轻易解决,那就不会有什么滔天巨祸了。



    徐怀也绝对不会拿契丹骑兵去衡量赤扈骑兵的战斗力。



    这压根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契丹垂垂老矣,其兵马之状况可能也就比大越禁军稍好一些。



    哪怕是萧林石仓促之间组织起来的蕃兵,战斗力也绝谈不上有多强。



    徐怀他们从大同城撤往武周山时,就有过领教,甚至还斩获上千颗蕃兵头颅。



    但是,赤扈人在三十年间迅速崛起,三十年来一直不间断的往周边兼并扩张,其兵马将卒三十年以来不间断的在锤炼,此时或许正是其战斗力最为巅峰之期,以致契丹最精锐的骑兵在赤扈骑兵面前都丝毫没有抵挡之力。



    徐怀有什么自信,觉得三千桐柏山卒能抵挡住赤扈人南下的洪流?



    徐怀从来不抱有这样的幻想。



    他随王禀北上,从头到尾的的根本目标就是将更多的桐柏山卒带回去,为桐柏山在即将来临的滔天大难中多保留几分元气。



    目前他们仅仅完成这个目标的半程而已。



    除了励锋院、越雨楼,以铸锋堂铺院及商队的名义,暗中铺设三千人马南撤的通道,才是



    他们接下来要做的重中之重。



    南撤通道说难也不难,主要还是在预计的南撤通道上置办更多的铸锋山庄,暗中储备必要的南撤补给物资及牲口,提供临时落脚之地。



    这样才能保桐柏山卒以及更多的人马在漫漫两千里之遥的南撤途中,不会因为缺乏粮草而崩溃,不会为不得不从民间抢劫粮食而令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军心涣散掉。



    桐柏山卒倘若能在南撤途中保持整编战斗力,不仅三千人马撤回桐柏山不会成什么大问题,还有可能携带更多的人马前往桐柏山。



    因此,徐怀不会觉得朔州胡族妇孺是什么累赘,只要安排恰当,这些妇孺甚至可以提前南下。



    大越立朝之初,禁军将卒的家小都要集中安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