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谋事在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黄立极一脸调侃地看着刘鸿训。</p><p>他比刘鸿训高明,买股票此等事,怎么还能大张旗鼓呢?你刘公好歹也是当朝大学士啊。</p><p>像你儿子这般,闹出去像什么样子,人家要笑话的。</p><p>而且,老夫当初是‘阉党’出身,尚且还要面子,你倒是好,你可是清流呢!</p><p>清流的儿子居然跑去干这等下三滥的事?</p><p>这让黄立极这个一直处于道德鄙视链底端的男人,此时突然占据住了道德制高点,一下觉得自己的腰板都挺直了。</p><p>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刘鸿训。</p><p>刘鸿训此时也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p><p>黄立极道:“刘公,老夫说句实在话,令郎买股票,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掏出这样的身家去买那什么矿业,非是老夫对矿业有什么成见,只是股经,你最近看了没有?”</p><p>股经这玩意,其实是大明报出现之后的一个变种,随着大明报的出现,一下子给人打开了新的大门,原来大家都可以以邸报的形式,印刷一些内容,居然还可以沿街贩卖。</p><p>而且……这玩意居然还有利可图。</p><p>于是京城之内,出现了各种名目的所谓的‘报纸’,其实这也是当初,张静一不敢办报的原因。</p><p>报纸天然是和读书人捆绑的,那些清流和房、士绅本就掌握了舆论,若是再有这个大杀器,那还不将张静一杀个片甲不留?</p><p>不过现在京城的风气渐好,至少这里的读书人,已经没有那般完全的排斥新政了。</p><p>因而许多大明报的效仿者,也大多印刷着各种内容开始贩售。</p><p>当然,绝大多数的报纸,很快就被淘汰掉。</p><p>而有几份,却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p><p>其中股经就是其中一位,据说这是一位大儒邀了一些号称是京城之中的儒商,专门写的一些心得体会。</p><p>而最大的卖点,就是不断地分析股票。</p><p>那位叫杨雄的大儒,水平很高,几乎预测了铁路公司股票几次的上涨,一下子便吸引了不少的读者。</p><p>刘鸿训没想到,黄立极竟也看那玩意,于是道:“此人是叫杨雄吗?我听闻此人乃是南直隶的大儒,只是运气不好,一直没有通过会试,是以在京城里……教授人读书,其人的文章,老夫看过……”</p><p>说到这里,刘鸿训的话戛然而止,因为这人的文章,他的确是看过的,只是这人颇有怨愤之气,比如他依旧还对新政颇有微词,当然,他是南方士绅出身,不少亲戚都被抄家,这也可以理解。</p><p>可此人又有几分心理扭曲,因为……显然他是靠股票吃饭的,每日都在研究这个,因而吸引了不少拥趸者,不只如此,他撰写的股票心得,很是高深,是用理学的思想,来阐述股票的涨跌。</p><p>这种手法,令人耳目一新,顿时引发热潮。</p><p>譬如他撰文说,股票其实就是耕地,君子持有股票,颇有君子远庖厨的意思。</p><p>也就是说,持有耕地获利,就难免需要让小民为之耕种,而耕种就会有纠纷,遇到了纠纷在不得已之下就得有家法和族法,在为了维持礼教的情况之下,就不得不动手打人。</p><p>可是君子是仁善的,怎么好做出这等粗野的事呢?因而……不如买股票,买股票也可获利,这铁路公司的股票,可以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子孙后代都可享受分红,如此一来,子孙们便不需为了耕地和收成,做一些违背自己仁心的事,又可借此‘耕读’传家。</p><p>这些理论一出,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也让这杨雄一时之间,声名鹊起。</p><p>一说到这个杨雄,刘鸿训难免内心复杂,因为他很清楚,杨雄只是这个时代无数士子的缩影。</p><p>他们已经知道新政的大势不可阻挡,他们也持有了股票,获得了收益,在这等狂欢之下,新政对他们而言,并非只是有害,甚至还是有益的。</p><p>于是,这一下子,他们内心对盈利的欲望,开始和他们平日所学的知识开始冲突起来,毕竟千年来的风气和习俗,不是这样能够轻易改变的。</p><p>于是乎,有许许多多像杨雄这样的人,内心开始扭曲,为此他们开始阐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尝试着……用自己那一套观念,套在当今的问题上。</p><p>当然,刘鸿训瞧不上这样的的情况之下,就不得不动手打人。</p><p>可是君子是仁善的,怎么好做出这等粗野的事呢?因而……不如买股票,买股票也可获利,这铁路公司的股票,可以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子孙后代都可享受分红,如此一来,子孙们便不需为了耕地和收成,做一些违背自己仁心的事,又可借此‘耕读’传家。</p><p>这些理论一出,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也让这杨雄一时之间,声名鹊起。</p><p>一说到这个杨雄,刘鸿训难免内心复杂,因为他很清楚,杨雄只是这个时代无数士子的缩影。</p><p>他们已经知道新政的大势不可阻挡,他们也持有了股票,获得了收益,在这等狂欢之下,新政对他们而言,并非只是有害,甚至还是有益的。</p><p>于是,这一下子,他们内心对盈利的欲望,开始和他们平日所学的知识开始冲突起来,毕竟千年来的风气和习俗,不是这样能够轻易改变的。</p><p>于是乎,有许许多多像杨雄这样的人,内心开始扭曲,为此他们开始阐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尝试着……用自己那一套观念,套在当今的问题上。</p><p>当然,刘鸿训瞧不上这样的人,新政就新政,得益了就得益了,扭扭捏捏做什么呢?</p><p>又要立牌坊,为何还要去做gji?</p><p>黄立极则是意味深长地看着刘鸿训道:“刘公啊,你该多去看看这股经,这杨先生对辽东郡王的评价可能有失偏颇,但是对股票的理解,却是非同凡响的。”</p><p>听着黄立极语重心长的话,刘鸿训大抵知道什么意思了,黄立极是借杨雄之口,告诉他,他的儿子买了矿业,只怕……要出事。</p><p>他心里不禁烦躁不安,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p><p>自己的儿子行事确实过于鲁莽,那买矿业的钱,多半是卖光了铁路来的,这铁路多香啊!</p><p>于是他接下来心不在焉的办公,一到了下值的时候,便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府里。</p><p>刚刚走进主屋大厅,就见刘文昌正高高兴兴地在吃茶,一面吃茶,一面捧着大明报,聚精会神地看。</p><p>刘鸿训拉长了脸,咳嗽一声。</p><p>刘文昌便忙站起来:“爹。”</p><p>“你……”刘鸿训本是带着急切赶回来的,原想骂一通,可话到嘴边,却是苦笑摇头。</p><p>刘文昌是何等聪明的人,看父亲这脸色,其实就猜到了,便道:“父亲……是听到了什么了吗?”</p><p>“哪里是听到了什么,是陛下亲口来询问,为父……哎……”</p><p>刘文昌道:“没想到竟是上达天听了,哎,也是儿子鲁莽,不过……儿子在想,这未必是坏事。有时候,固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而君子应当藏拙。可有时候,风头太劲,便是想要藏也藏不住,那倒不如光明正大的站出来,也显得我们刘家人坦荡,挣的并非是不义之财,如若不然,闷着声,等到时候让人知道刘家挣了大钱,反而会被人议论。”</p><p>“你那里挣了什么大银子,你这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刘鸿训方才倒还没多大火气,只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日里管教无方导致,内心尚处在自责,谁料到儿子竟这般大言不惭。</p><p>“你如此孤注一掷,去买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