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你们可以加油了,斯特朗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错,今天上午的会议室刚刚定下来的,东水西调工程,这也是既南水北调以后又一国家级工程项目

  计划从津门沿海取水,沿途经帝都,向北经草原、东北,向西经黄土高原,横穿黄土高原直接将水送到西北的大戈壁上,最终目标为将河西走廊建成万里沃土,千里绿洲。”

  “结衣。”

  “明白,爸爸。”

  伴随着王文菱的讲解,结衣非常配合的将地图直接展现出来,由东向西一条人造地上河的轨迹一览无遗。

  “津门引水,那一定是用核聚变反应堆设备提纯的蒸馏水了,只是地势西高东低,还要跨越黄土高原,这相当于一条人造黄河啊。”

  即使是赵玄也不得不为水利部的计划感到震撼,他们真感想。

  “没错,我当时听到也是这个表情,靠核聚变设备淡化海水所生成的淡水源源不绝,电力资源也不缺,靠电力抽水,直接将淡水输送至沿途各城市。

  其他地方缺不缺水不一定,但帝都是一定缺的,否则也不会搞之前的南水北调。

  或者说整个北方都缺水,地下水开采严重透支。”

  “北方缺不缺水?能不缺嘛,北方一年的降水量都没有南方一天的多。

  这样的工程公司一定不能错过。”

  经常飞去西北工作的赵玄,当然清楚整个北方,尤其是西北能有多缺水,现在工业化水平提升以后,城市、农村日常用水还能保障,可在10几年前,上千人的用水往往靠一口几百年的井。

  “没错,他们找咱们公司也是这个意思,里面有太多技术环节需要咱们提供技术保障。

  哦,还有个比较重要的消息,根据水利部门的监测,他们发现近几年随着地球暖化,雨带竟然一直在往北移动。

  北方平均温度提升了1-2摄氏度,河套平原的最高温度一直在突破历史记录。”

  说起这个,王文菱还觉得挺神奇的,北方环境开始变得湿润、适宜了,地球大环境的变化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这个很正常,能量是守恒的,热量也很越来越多,在上一个小冰河期以前,中原地区可是有老虎和犀牛的。

  当然想回去那个时期,可能得等上百年。”

  很明显,从明朝开始的小冰河期已经结束,地球升温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关系,自身回温也是原因,并且还是主要原因。

  “那就好,否则地球得多热啊,哦,赵玄实验室有什么技术储备吗?可以使用在这次东水西调工程里的,我们到时好招标。”

  “整个工程最难的不是淡水,而是运输这些淡水资源。

  从津门到帝都还好,可以开凿河道,但从帝都一往西就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区,中间还有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

  在上千米高的山上开凿河道不现实,因此只是使用像天然气运输管道一样的管道来抽送,直径得在2米以上。

  这些管道使用橡胶或者钢铁的话,成本算下来一吨水能够达到几百块钱,太贵了。”

  就在赵玄动脑子想的时候,结衣突然开口。

  “爸爸,我们可以使用穹顶材料啊,成本低又坚固。”

  “对了,我怎么忘了你这个小宝贝,结衣,模拟一下全工程线路。”

  有一台世界上算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做支持,结衣没用几分钟就在地图上先模拟出了工程线路。

  从津门出发,横贯整个北方,再到西北。

  黄土高原先不说,整个河套平原如果有足够水资源的话,那万里沃土能多多少适宜种植的区域,多多少适宜居住的城市。

  “技术上没有问题,实验室研究的穹顶材料由聚乙烯制成,成本并不高,用来做管道再合适不过,多粗的都行。

  至于水资源运输的电力需求,更不缺,越往西北越不缺点。”

  如果东水西送工程全部竣工,那它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要比三峡大坝还要高,看似一条水路,实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