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结局之五金字塔公司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让时间再次回到李奎勇身上。



1981年,新婚燕尔的李奎勇带着夫人去开罗度蜜月。



这一度,就是十年。



潜龙特种部队这边已经步入正轨,在之前的战争中,特种兵下基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大的缩短了战争的持续时间,而最终的结果证明“大炮兵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于是,潜龙特种部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80年,潜龙特种部队训练营再次开启,为期半年。



这次面向的是三大军区的参战部队,经过实战考验的老兵精锐经受住了训练营的层层考验,重重磨难,最终有三千人留在潜龙,成了新的火种。



一听李奎勇要去中东,钟跃民三人立马坐不住了。



这种好事怎么能让这小子独占呢?



不过,老帅哥否决了他们的申请,现在李奎勇不在,潜龙且靠着这仨延续血脉呢!



两伊正掐的起劲儿呢!



其实,李奎勇并不乐意趟这滩浑水。



在世界战争史上非常罕见,两伊战争双方,居然没有一个是正义的!



当时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中东地区的强国,伊拉克在萨达姆当政时期号称“中东雄狮”,伊朗也不是吃素的,现在都敢跟美国硬碰硬。所以这两大强国爆发战争,那结局可想而知,必定是两败俱伤。可要追根其战争爆发的原因,居然得从一条河说起。



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汇流之后流向波斯湾的一段河流,这条河也是伊拉克和伊朗的一段边界。



伊拉克原本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早在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和波斯帝国因阿拉伯河在波斯湾的出海口归属问题发生过争议。后来1918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英国代表伊拉克继承了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河的主权,直到1937年,伊拉克和伊朗才确定了双方边境,阿拉伯河出海口地区归伊拉克所有。



如果不是阿拉伯河这一个出海口,伊拉克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内陆国,有了这个出海口,伊拉克境内丰富的石油资源就可以运出去,这对伊拉克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好处。



伊朗本就和伊拉克不对付,此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伊拉克做大,因此便出兵占领了波斯湾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打算以此来牵制伊拉克。



伊拉克本来出海口就小,此刻在波斯湾上又被伊朗所牵制,伊朗一旦封锁了波斯湾,伊拉克的石油则无法运出,以石油为经济命脉的中东国家,石油运输通道一旦被封锁,对本国经济无异于灭顶之灾。



1980年9月2日,萨达姆单方面废除了1975年双方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定》,以阿拉伯河出海口东岸被伊朗非法占领为借口,突然对伊朗发动袭击。



然而,最初邪恶的是霍梅尼治下的伊朗。



出于对他的害怕,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国家都一边倒的支持首先挑起战争伊拉克,但打到后来伊拉克也歪了,生化武器什么的想扔就扔……



战后,萨达姆就直接黑化了。



为了赖掉150亿逾期贷款,尽然直接出兵侵占了科威特,当然他对科威特的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贷款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两伊战争,是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



而且,打了整整八年,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从战争结果上看,谁都没赢,因为安理会的588号停火决议让双方都回到了开战前的起点。



从面子上来看,似乎是伊拉克赢了。



整个战争过程中,伊拉克获得了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不仅给萨达姆武器,还直接给贷款、情报支持,甚至还亲自参与。



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伊朗扛不住了,伊拉克就坡下驴,宣布胜利,而且从伤亡来看,伊拉克阵亡20万士兵,伊朗阵亡了40多万,从这一点来看,也是萨达姆占据了上风。



但在经济上,确实大败亏输,两伊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50亿美元的外汇,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外债700多亿,其中欠西方国家400多亿美元。



所以,最终还是伊拉克输了。



单从中东格局上看,其实是美国赢了,所有人都输了。



因为通过两伊战争和海湾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