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石亭(两章合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柴晏也听说这件事了,他想不听到也难,柴浩恨不能敲锣打鼓,让全大魏的人都知道。



  现在柴浩要和他一起去查案,柴晏略一思忖便答应了。



  “但是有一点,你不能跟着我去刑部,否则我就不带你了。”



  “为什么?”柴浩很想去刑部看看,他是要写奏折的人,怎能不去刑部呢。



  柴晏板起脸来,一脸严肃:“你祖父给你的口谕里,可有说你能出入衙门?”



  柴浩想了想,这还真没有:“没说就不能去吗?京城这么大,皇祖父也不能哪里都说出来吧。”



  “衙门与其他地方不同,既然没说,那你就不能去,我若是带你去了,你爹一准儿会找我麻烦。”



  柴晏说完便要走,一副你不听话我就和你一刀两断的架式,柴浩一看就急了,紧追几步,扯着他的袖子哀求:“小叔,好小叔,你就带上我吧,不去刑部就不去吧,顶多就是你进去时我在外面等着,这还不行吗?小叔啊,求求你了。”



  柴晏冷哼:“别磨蹭,走吧。”



  柴浩大喜,对跟在身后的内侍说道:“去告诉太子妃,就说我跟着小叔出宫了,让她不要担心。”



  ......



  柴晏去刑部时,柴浩便乖乖地在外面等着。皇城不大,各个衙门距离都不算太远。六部之中,吏部、户部和礼部是门挨门的,刑部和兵部没和这三个衙门在一起,隔着一个十字路口,与五军都督府是邻居。



  前朝末年,五军都督府有职无权,成了勋贵们养老的地方,可是大魏不一样,五军都督府掌天下兵马大权,因此,这里也是柴浩向往的地方。



  可是柴晏说过,他不能进衙门,刑部不能去,其他衙门也不能。



  柴浩的眼珠子一刻不停,看着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出出进进的人。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人,福生!



  有一次,柴浩和小满、董小白一起逛街,不对,体察民情,恰好遇到福生,福生还给他们三个每人买了一串炸鹌鹑。



  担心福生看不到他,柴浩索性站在脚凳上,冲着福生用力挥手。



  福生远远就看到一个小孩冲他挥手,他觉得这小孩有点眼熟,再看小孩身后的马车,这马车的规格挺高,这小孩......他想起来了,他见过这个小孩,这是小满的小伙伴。



  当然,以福生的聪明伶俐,那次在街上遇到三个小孩之后,他回去便弄清其中一个的身份了。



  这位是皇长孙柴浩!



  福生立刻换上了一副邻家哥哥的和蔼面孔,小跑着来到柴浩面前,惊喜地说道:“是你啊,我认识你,你是小满的同学,对吧?”



  柴浩很满意,他就是喜欢这种别人不知道他是谁的感觉。



  “是啊,你的记性真好。”



  福生很关心地问道:“你怎么自己一个人,没和小满董昀一起?”



  “嗯,我在这儿等人,回头再去找他们,对了,你怎么在这儿?你是在五军都督府当差吗?”柴浩问道。



  福生解释:“我也不算是在这里当差,我就是给国公爷跑跑腿。”



  柴浩一脸的崇拜:“大哥哥能给国公爷当差啊,你好厉害啊。”



  福生总觉得这小孩一定是有事,可又猜不到他有什么事,只好谦逊地说道:“你过奖了,我就是打杂而已。”



  柴浩眼珠子一转,可怜兮兮地说道:“大哥哥,你能带我到五军都督府里看看吗?我知道我见不到国公爷,我能在国公爷办公的地方走一走也行啊。”



  福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意思?皇长孙要让他带着去五军都督府里玩儿?



  这事怎么听上去像是陷井呢?



  福生摇头:“不行吧,进衙门要用牌子,我只有自己的牌子,不能带你进去。”



  正在这时,一个明显只是寻常百姓的人,和门口的役兵说了几句,那役兵便指指一道小门,让这人进去了。



  柴浩指着那人的背影:“我就不信他会有五军都督府的牌子,你看,他怎么也能进去?”



&em生总觉得这小孩一定是有事,可又猜不到他有什么事,只好谦逊地说道:“你过奖了,我就是打杂而已。”



  柴浩眼珠子一转,可怜兮兮地说道:“大哥哥,你能带我到五军都督府里看看吗?我知道我见不到国公爷,我能在国公爷办公的地方走一走也行啊。”



  福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意思?皇长孙要让他带着去五军都督府里玩儿?



  这事怎么听上去像是陷井呢?



  福生摇头:“不行吧,进衙门要用牌子,我只有自己的牌子,不能带你进去。”



  正在这时,一个明显只是寻常百姓的人,和门口的役兵说了几句,那役兵便指指一道小门,让这人进去了。



  柴浩指着那人的背影:“我就不信他会有五军都督府的牌子,你看,他怎么也能进去?”



  福生也朝那边看了一眼,说道:“你看到那扇小门了吗?那是专门给衙门送东西的人进出的,比如送水的,送饭的,还有送笔墨纸砚的,以及衙门里干活的杂役,也是走这个门。”



  担心皇长孙又有其他心思,福生又补充一句:“这些都是提前打了招呼,或者是长期合作的,守门的役兵认识他们,否则也不会让他们进去。”



  五军都督府没有后门,所以这些人就只能走这道小门。



  柴浩表示听懂了,正想再问,忽然他看到了柴晏。



  柴晏远远看到柴浩正和人说话,走近了发现原来是福生。



  他冲福生点点头,对柴浩说道:“我们走吧。”



  柴浩忙与福生道别,热情洋溢:“福生哥哥,改天我来找你玩啊,你一定要记得啊!”



  柴晏有些纳闷,他侄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福生这么熟悉的?



  其实就连福生也不明白,这位皇长孙为何对他这般热情?



  亲民?



  没必要吧。



  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柴晏很忙,这倒是大大满足了柴浩,他其实还想拐个弯叫上小满和董小白的,可是柴晏没答应,他是去查案,带上一个小孩也就罢了,带上三个,那算哪一出?



  柴晏带着柴浩去了内城的一座茶楼,茶楼里的生意有些冷清,没有说书的,也没有唱曲的,柴晏告诉柴浩,这个时候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所以来茶楼的人比平时要少了许多。



  叔侄二人刚刚坐定,便有一个人走进他们的包间。



  柴浩见过这个人,这是韩峰啊,飞鱼卫指挥使!



  韩峰身着便装,身边也没带随从。柴晏问他,可有消息了?



  韩峰嗯了一声,说道:“长相思的老鸨姓狄,名叫狄惠,她是从平城来的,当时三十出头的年纪,平日里她只说自己是北边过来的,有一次玉春楼的鸨母成亲,请了狄惠过来吃酒,她多喝了几杯,恰好席上有一个从平城来的,狄惠便说自己也是平城过来的,还说她在平城待了好几年。



  兄弟们寻访到当时酒桌上的另外几个人,这几个人在当年,都是京城花船上出名的,与狄惠不相上下,她们相互之间也有往来,据她们所说,纤云是狄惠带到京城的,也就是说狄惠是先有了纤云,后来才有的长相思。她们还说,别看狄惠说自己是平城来的,可也不一定就是平城人,狄惠就是南方人,可能是早年被卖去平城的,后来存够了银子,带着纤云来到京城单干了。”



  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