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名将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像李渔、鲁智深这种义气人,给朋友报仇不稀奇,大家也都会觉得理所应当。但是贾惜春这样的人肯出手,那便是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了。

  所以说人不是畜生,总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那便是这世上最光辉的东西人性。

  十方菩提内,玄奘禅师把李渔送来的经文整理,已经召集了一群高僧,准备开始译经文。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译经文,而是对佛门学说最深的一次改革。

  有些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想要继续发展,就要迎合。

  这是玄奘的手段,他要让一个崭新的佛门,再次活跃在中原大地上。

  离开了这片沃土,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都是徒劳。

  当年的大云光明寺,是何等的辉煌,可是来到中原每隔几天就被人灭了。

  如今十方菩提内,依旧供奉着释迦的佛像,但是弥勒佛和其他诸佛都已经消失了。

  甚至连菩萨、罗汉的佛像,也都不见了。

  李渔联合六朝帝王搞了个新封神,在玄奘这里,新的佛也即将由他钦点。

  许多佛家信徒合什听经,面色庄严,眼神中充满了对玄奘的敬意。佛祖像下的蒲团上,盘腿而坐的玄奘,正用清朗的声音道:“当年世尊诞世,见风则长,迈步行走,连走七步,一步一莲花。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祖又以莲花为台,端坐莲花台,藏身世界海,莲花台边三千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是为三千大千世界……”

  此时正在讲经的玄奘,突然眼皮一动,心中有了一股不详的预感。

  他站起身来,走到大雁塔三层的栏杆处,凭栏远眺。

  佛门弟子纷纷靠近,想要问一下发生什么事了。

  玄奘一言不发,脸色凝重,眼神布满忧色。

  最后还是神昉上前,问道:“禅师,怎么了?”

  “大难至矣...”

  众僧无法理解他的话,但是很快,他们就不需要玄奘解释了。

  在大唐的上空,原本晴空万里,此时却黑云翻涌。

  云层之中,传来金鼓声响,天马嘶鸣,似有千军万马,遮天蔽日。

  这里可是长安,人族最兴盛的大城,什么时候遇见过如此场面。

  金鼓声后,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金色布帛,在万千民众的注视中,这绢帛缓缓展开,上面的金色大字,一个个浮在空中。

  总计不下万字的宣言,大部分是痛陈李唐的罪状,要求他们马上幡然醒悟。

  若是不想被天庭神兵打为齑粉,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恢复天庭众神的道场,不得擅自打压信众礼神拜神;

  裁撤所谓的新封神榜,去掉给他们加封的神号;

  自行销毁元符仙舟,不得再使用和制造;

  唐皇李世民发布罪己诏...

  这几条出来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大唐不可能会服从其中任何一条。

  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人心惶惶,尤其是百姓。

  他们不知道如今朝廷的强大,只是沉浸在无尽的恐慌中,毕竟过去的时间,他们祖祖辈辈,都活在神仙不可战胜无所不能的阴影中。

  以前高高在上,轻易不会出现的神仙,可能就在自己的头顶。

  他们马上就要杀下来了...

  想想就让人觉得绝望。

  大明宫和太极殿内,大唐的君臣武将,倒是十分冷静。

  他们不是普通百姓,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而且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别说以上的条件十分苛刻,就算是天庭要大唐拿出一文钱的赔偿,那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你来了还一副恩赐给我机会的样子,殊不知,你不来我还要去打你呢。

  对于天庭万字的长篇大论,大唐朝廷的回复很简单,就只有两个字:开战!

  各地兵马按兵不动,没有着急将他们调来长安,这场争斗已经不是凡间的战争了,有些手段早就该变通一下。

  太极殿。

  李世民环顾群臣,大声问道:“速速去探查一番,是只有长安如此,还是六国都城都有这番光景。”

  此时袁天罡站出来,道:“臣已用秘术与道门师兄弟沟通,只有; 总计不下万字的宣言,大部分是痛陈李唐的罪状,要求他们马上幡然醒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