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乡下办喜事比较豪放,酒席从早上吃到晚上,吃三顿,如果是娶媳妇那更豪迈,都从婚礼前一天就开始宴客,同样包圆早中晚三餐,但是得请整整三天的客。

  叶家今天是嫁闺女不是娶媳妇,只需要准备当天的酒菜就够了。

  当然要摆三天的话他们家也不是请不起,小宋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些干货,半个月前又收到了北京寄来的包裹,里面又有好几斤干货,这些海鲜看着不多,泡发以后却有好几十斤,王翠芬都不用再找亲戚朋友借腊肉腊肠了,有这些海鲜加上自己家的肉和蔬菜,酒席上的饭菜就够丰盛了,而且还体面,去别家吃酒席可吃不上这么多海鲜。

  所以婚礼前,队里有人跟王翠芬打趣说要不他们家也摆上三天,宋知青是队里的知青,就算是大队的自己人,父母长辈都不在身边张罗,当丈母娘可不能忽视云云。

  底气十足的王翠芬听了这话还真有点意动,但最后还是一口否决了众人的提议,她嗔道:“嫁闺女有摆三天的吗,又不是招上门女婿!”

  不等众人嘻嘻哈哈的笑起来,王翠芬又道,“再说小宋家又不是不打算办酒席了。

  亲家专门写信来说了,年前孩子们在北京的时候没给办,是因为我们这边人不在,所以就先叫他们回来老家办,等有机会回北京还要好好办一场,到时候把我们都接到北京去吃喜酒。”

  听到这话,众人再顾不上打趣了,叶队长他们日后居然还要去北京送嫁,多大的福气啊,众人顿时只剩下满满的羡慕。

  被人们艳羡不已的王翠芬也表示很满足。

  于是叶小妹结婚这天,就按当地嫁闺女的规矩来了。

  不过虽然只需要请一天的客,却依然是很大的工作量,主要是办喜酒有讲究,早饭不能超过九点以后,最好八点左右就弄好让客人们都上桌了,要这么早准备好酒菜,可不得天没亮就起来张罗嘛。

  叶队长办喜事,全队老小都很乐意来帮忙,饶是如此,王翠芬作为总指挥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本来她有两个儿媳妇,是可以稍微歇口气的,小姑子嫁得特别好,林红梅和宋秀秀早已放下了以前的成见,真心实意的捧着小姑子过日子了,小姑子大喜的日子她们当然也很努力发光发热,可她们现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家里又添了两个随时要吃奶的小朋友,加上已经可以拉着妹妹满地跑叶大宝兄妹俩,一群的小娃娃,当妈的叶大嫂和叶二嫂根本走不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叶大嫂和叶二嫂,这两位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削尖了脑袋想生儿子的宋秀秀又生了个闺女,偏偏每隔几天,林红梅也发动了,又是个大胖小子,把宋秀秀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刚出月子那几天,林红梅格外得瑟,见人就感叹她也想要女儿,没想到又是个臭小子云云,宋秀秀听得扎心不已。

  好在叶小妹的婚事一天天近了,乡亲们来家里串门更多的是想打听宋知青家给了多少彩礼,林红梅的得瑟很快就被人们打岔过去了,这大概是宋秀秀唯一感到安慰的地方。

  不过对王翠芬来说,孙子孙女都是叶家的种,反而是近来小闺女的“争气”让她越来越意识到,女孩养好了要出头可比男孩容易多了,就拿小妹和老三来说,小妹嫁给了宋知青,日后跟着小宋回城当北京人,给她生的外孙外孙女也都在皇城脚下吃香喝辣。

  不跟小妹比的话,老三也有大出息,进了城当工人,说出去也是大队的独一份,可是老三再有能耐下辈子也就在县里混了,哪怕有样学样的找大城市来的知青当媳妇,那也不可能跟着知青媳妇回大城市,反而只能让知青媳妇留下来陪他在小县城过苦日子,这就是差距。

  所以老二媳妇又生了个闺女,王翠芬本能的失望了几天,后来想想小闺女便又释怀了,老二媳妇身子骨好,总有生儿子的一天,这两个女孩养好了也有出息,不指望像她们姑姑一样去首都过好日子,但是有老三帮衬着,把家里姑娘都嫁进城里应该不算难,以后给她找几个城里的孙女婿,说出去照样体面。

  这样想着,王翠芬对宋秀秀的不喜倒也去了几分,明面上对这两个媳妇依然一碗水端平,就像今天这样的日子,既然至少要留一个媳妇在家里照看着,还不如把她们俩都留下,免得过后再唧唧歪歪。

  其实酒席在自家摆的话,王翠芬就不用费这个事了,林红梅和宋秀秀一边帮厨一边看孩子也勉强忙得过来,问题是他们家摆不下这么多桌子,谁家院子也没这么大,一般这种红白喜事都在食堂办了,食堂前面有很大的平地可以摆桌吃饭,后面还有大灶,做起大锅饭来比家里方便宽敞多了。

  昨天晚上,叶大哥和叶二哥就把从亲朋好友家借来的桌子搬到食堂前面去,还挨家挨户借了许多长凳摆开,这样早上只要做饭就好了,节约了许多时间。

  任何方案当然都是有利有弊,这样一来林红梅和宋秀秀至少有人要留在家里照看着。

  不过王翠芬却不在意,反正人手够多,少一个或是少两个都没差,刚好她们俩可以在家招待下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

  虽然这样她会辛苦点,可是嫁闺女这样的喜事,sp;所以老二媳妇又生了个闺女,王翠芬本能的失望了几天,后来想想小闺女便又释怀了,老二媳妇身子骨好,总有生儿子的一天,这两个女孩养好了也有出息,不指望像她们姑姑一样去首都过好日子,但是有老三帮衬着,把家里姑娘都嫁进城里应该不算难,以后给她找几个城里的孙女婿,说出去照样体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