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这个年代,能做到一校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年代, 能做到一校之长,尤其是大学校长,通常都是专业领域的巨擘, 在社会享有很高声望。在校内,更是当仁不让的一把手。



  军医学校因为隶属军部,『性』质特殊,所以和校长平时对校务『插』手不多。



  他平常就不苟言笑, 对学生也一向严厉,但像此刻这样,突然发如此大的脾气,说出这样的重话,还是头一回见到。



  话音落, 全部的人都呆住。



  办公室里众人噤若寒蝉。



  李鸿郗脸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仿佛想再说什么,又闭了口,再不敢出声。



  外面的学生反应过来,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中间也不知道是哪个带的头, “校长万岁!”, 呼声此起彼伏。



  “怎么回事?啊!这是出了什么事!我来给小苏送点吃的,怎么小苏就出了事?都给我让开,我去跟校长说!”



  忽然,办公室外传来一道女人的嚷嚷声。



  貂皮披肩、珠光宝气的马太太在几个男生的带领下赶来, 拨开挡着路的学生,高跟鞋踩着水泥地,咯哒咯哒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一见到苏雪至, 马太太就站到她的面前,嚷:“你们怎么回事?那天晚上要不是小苏出手,救了我儿子,现在都不知道怎样了!是我们求他给我儿子做手术的,你们凭什么这么对他!我可告诉你们,我家老爷和廖督办周市长马局长天天往来!每年给他们捐了不知道多少钱!看见我家老爷,哪个不是客客气气的!就算那个新来的什么贺司令,我家老爷也是能说得上话的!谁是校长,出来,跟我评评理!”



  办公室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如此粗俗泼辣的『妇』人,众人顿时鸦雀无声,面面相觑,校长皱眉不语。



  苏雪至急忙扯住怒气冲冲的马太太,说校长已经撤销了开除的决定,自己没事。



  马太太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双目又雷达般扫『射』众人:“那个谁,姓李的?说是姓李的找你的事?是哪个,给我站出来!”



  李鸿郗见这马太太不要斯文,形同母老虎,慌忙后退。被马太太一眼锁定,上来就拽他衣领:“你是吧?刚他们说你平时就欺软怕硬,不是个好东西!以为小苏没人,可劲欺负?我叫你欺负!”



  外头学生唯恐天下不『乱』,何况有李鸿郗的好戏可看,一个比一个兴奋。蒋仲怀带头,干脆高声给马太太喝彩。



  和校长见闹得实在不像话,厉声喝止,让人立刻把马太太给弄出校门,往后不许再次入内。



  学生监负责学校秩序的人急忙进来,连拖带扯,终于将马太太给请了出去。



  “小苏你不要怕!有我在,什么事,你尽管来找我,我给你撑腰——”



  马太太被人给拉出去了,还回头,高声地嚷嚷。



  现场终于恢复了秩序。



  和校长眉头紧皱,吩咐教务处下达记过处分的通知,随后叫人都散了,对苏雪至道:“你留下!”



  胡医师等人急忙退了出去,李鸿郗也垂头丧气地跟着人溜了出去,外头的学生也慢慢散掉,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了苏雪至一人。



  苏雪至照着时人的礼仪,对着和校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非常抱歉,给校方和您带来了麻烦,也连累了胡医师他们。他们是出于道义才协助我的,没有他们,我一个人没法手术,这件事和他们无关。请您谅解。”



  和校长没说话,看了她片刻,神『色』渐渐地缓和了,走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肩。



  “胆子不小,本事也确实不错。但记住,下不为例!”



  苏雪至听出他话中的语重心长,急忙点头:“是,我记住了!”



  校长叹了口气:“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往后遇到类似情况,见死不救。救死扶伤是医家之天职。我虽专攻西医,但出身中医世家,对这一点,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但特殊情况之下,医者在天职和人『性』之间摇摆,不可避免。我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决心治病特殊救人之前,要评估好最坏的可能,确定自己能够接受负面的后果,才能去做。尤其是,”



  校长顿了一顿。



  “像你这次的情况,万一后果不如预期,倘若你有毕业证照,吃上官司,还可以辩诉。譬如之前清和医院一案,法院虽屈服舆情,但也不敢完全无视专业人士的证据,大不了最后和稀泥,赔点钱,可无罪结案。但像你现在,没有毕业证照,一旦吃官司,风险太大。世人往往只看结果,法庭更不会采纳医者良心去作判案的证据!”
说话,看了她片刻,神『色』渐渐地缓和了,走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肩。



  “胆子不小,本事也确实不错。但记住,下不为例!”



  苏雪至听出他话中的语重心长,急忙点头:“是,我记住了!”



  校长叹了口气:“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往后遇到类似情况,见死不救。救死扶伤是医家之天职。我虽专攻西医,但出身中医世家,对这一点,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但特殊情况之下,医者在天职和人『性』之间摇摆,不可避免。我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决心治病特殊救人之前,要评估好最坏的可能,确定自己能够接受负面的后果,才能去做。尤其是,”



  校长顿了一顿。



  “像你这次的情况,万一后果不如预期,倘若你有毕业证照,吃上官司,还可以辩诉。譬如之前清和医院一案,法院虽屈服舆情,但也不敢完全无视专业人士的证据,大不了最后和稀泥,赔点钱,可无罪结案。但像你现在,没有毕业证照,一旦吃官司,风险太大。世人往往只看结果,法庭更不会采纳医者良心去作判案的证据!”



  苏雪至肃然起敬,对着校长再次深深鞠躬,感谢教诲。



  “不过,我还是很欣慰,学生里有你这样秉承医家天职并勇于承担后果的人才。我是收到你同学陆定国的电报,得知情况,遂连夜提早坐火车赶回来了。”



  他补充了一句。



  苏雪至意外于陆定国会发电报,对校长为了自己不辞劳苦连夜赶路,也很是感动。



  她又想鞠躬,被拦了。



  “我听胡医师描述,你在手术中采用了一种他之前没见过的缝合结扎手法。看起来,不但效果确实好,我想了下,用这种手法去缝合阑尾手术部位,也确实很有道理。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苏雪至知道校长说的是荷包缝埋法,外科内翻缝合的一种,主要用于包埋,可减少污染促进愈合,常用于『妇』产科或者泌『尿』科手术的小孔断端,也是后世阑尾手术的缝合方法。



  她顿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也不是我自己想的……”



  校长饶有兴趣地看着她,等着她的下文。



  她拼命地想借口。



  这种,好像不能拿那个万能的从国外期刊上看见的这个理由来搪塞。



  她突然灵机一动。



  “是我以前在家时,看见一个兽医拿病猪开刀,就这么缝合。我发现这种法子比普通缝合要好,有利于伤口愈合,就学了过来,稍加改良……”



  校长深信不疑,感慨了一声:“有智慧!我等自叹不如。你也善于学习,愿从兽医那里获益,实在难得!那个兽医现在人呢?还在吗?”



  苏雪至摇头:“后来走了,不知道去哪儿了。”



  校长显得有点遗憾。



  外科手术发展到现在,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说,应该也还处于初期探索的阶段。



  苏雪至忽然想起之前贺兰雪曾提及,说给她哥哥看病的那位德国医生也对缝合很感兴趣。



  普及后世一些经过无数的外科医生们用长期手术验证过的缝合方法,对于提高现今外科手术的术后愈合率,尽量减少感染,应该有所裨益。



  她趁机说道:“其实不止这么一种,还有一些。等什么时候有空,我整理出来,请校长过目,看是不是适合应用于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