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公子当如是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古人举子的学问,宋慈确实听不太懂,尤其是一些讲之乎者也的,听得她晕晕欲睡。</p><p>看一眼周遭,所有的人都被那些侃侃而谈的举子们吸引了视线,这很可以,眯眼假寐。</p><p>“祖母,您又想睡觉了?”宋令洲第一个察觉到宋慈偷懒。</p><p>宋慈立即瞪眼,道:“瞎说,祖母这是在思考细品,你赶紧的给我记笔记,不许开小差。”</p><p>宋令洲吐了吐舌头,他又猜中了。</p><p>宋慈被这一打岔,却不好再睡了,免得给孙子们带来不好的榜样。</p><p>她今日的人设是,做个好学的祖母!</p><p>好在,之乎者也换成了策论,还是崔长霄提起的策论,这个倒可以听听,毕竟这算是科举中会可能出的大题。</p><p>而策论,更是考考生是否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这可比会写诗词重要多了,毕竟诗词体验的是个人文化领域,却不能以它治国。</p><p>一篇策论中,考生需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俗的是说脑洞开到啥程度,从而也对考生的思维水平提出考验。</p><p>一句话讲,策论写得好,官就跑不了。</p><p>毕竟国家需要会治国的人才。</p><p>而崔长霄提的却是以大庆经济为题目。</p><p>从大庆建国至今已二十九年,先帝在位不过十年,今上在位也有十九年,经过这将近三十年的建设,虽说大庆将近有百万雄狮,也能称一声有大国风范,太平繁华。</p><p>不过距离真正的盛世之国,还真的差了点,以崔长霄看来,大庆的繁华也只是浮于表面,经济复兴上仍是欠缺,有些偏远的地方,一旦发生天灾,百姓仍食不果腹,粮仓也并不满,这都是经济所带来的影响。</p><p>他提的,便是要使大国经济真正复兴,你我当有何所为?</p><p>宋慈撑着下巴,看着那站在人群中心的崔长霄啧啧称叹。</p><p>“果然,认真自信的男人最好看,老司机诚不欺我也。”</p><p>瞧这崔长霄,那自信,那气度,何等的鹤立鸡群,翩翩公子当如是。</p><p>而公子不但出身显贵,人俊还有才华,真是人间宝藏。</p><p>那话怎么说的,明明可以靠脸,偏偏要靠才华?</p><p>呔,好酸!</p><p>宫嬷嬷正好给她递茶,冷不丁听到这句话,茶杯都差点抖落,一脸无奈。</p><p>太夫人,在这么严肃的学问辩论下,您在这暗戳戳的调戏人家真的好吗?</p><p>宋慈接过茶,看着举子们凝神思考,有人已是开始侃侃而谈。</p><p>她不经意的看出举子外围的人群,有些人驻足细听,还有人在记录,哈,朝廷的人。</p><p>别躲,就你那一脸老奸巨猾的样子,老身可看穿你马甲了,有本事别打扮这么浮夸,白皮脸包子,满脸红光,一看就富态,却穿破烂?</p><p>太假!</p><p>宋慈收回视线,再看几个孙子,一边认真的听,时而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把听到的点记录下来,不禁暗自点头。</p><p>看吧,带他们来就是正确的,这样的交流,等同于看成千上百个学霸讲学啊,就这样还汲取不到一星半点的灌输,那就真是没那读书的天赋了。</p>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