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周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伯符,结果如何?”



孙策离开袁府,找到自己的侍从队伍,就看到一位青年迎面而来。



此人卓尔不群,雅量高致,虽然身穿儒服,但却散发着勃勃英气,自然就是来自庐江舒县的周瑜。



想当初,黄巾起义爆发后,时任下邳丞的孙坚被朱儁举荐为佐军司马。



于是,年仅十岁的孙策就跟着家人,留在寿春。



没过多久,他就在当地游学探访,结交名士,慢慢的把名声传扬出去。



当时,住在舒县的周瑜得知他的名气,就专程赶到寿春拜访。



他们两人同岁出生,年少有志,杰出通达,因此就一见如故,推诚相待。



后来,雒阳动乱,群雄讨董,孙坚也响应号召,率兵北上。



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孙策就在周瑜的劝说下,带着母亲和弟弟,搬迁到舒县,与周氏比邻而居。



舒县周氏乃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之家,在当地亦是名门望族!



其中,周瑜的祖辈曾经担任过司空和太尉,位列三公!



他的父辈之中,有人当过太守,有人当过太尉和录尚书事。



也就只有周瑜的父亲官位最低,只担任过雒阳令。



在周氏的资助下,孙策在舒县结交了很多官宦士族,江淮一带的许多名士,都来投奔于他。



只可惜,没过多久,父亲孙坚就战死在襄阳城下,孙策将其安葬在曲阿,并为之守孝三年。



如今,刚刚守孝期满,他就赶到寿春,寻找袁术,希望讨回孙坚的旧部,打算带着他们,建功立业,并为父亲报仇。



看到周瑜的迎面而来,孙策会心一笑,摇了摇头,道:“不行……”



“果然跟我们推测的一样!”周瑜点了点头,站在他的身旁:“袁公路枉为士族出身,却是如此小家子气!”



两人同为青年才俊,年岁相同,身高相当,站在一起,如同一对璧人,散发着勃勃英气!



“不是小家子气,而是一身匪气!”孙策想起袁府内的经历,噗嗤一笑,道:“他还打算把张闿那个英雄人物介绍给我呢……”



“张闿……”周瑜也忍不住的呵呵一笑,道:“果然是蛇鼠一窝!”



孙策微微抬头,朝南看了看:“公瑾,我打算先去丹阳见一见舅父,看看能不能在那募集一些士卒……”



“如今,也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周瑜点点头,道:“我要和你一起去!”



“先不要——”孙策转过身,按住他的肩膀,道:“公瑾,你还是留在这里,帮我照看着父亲的旧部。”



“否则的话,我担心他们会被袁公路故意消耗在乱战之中。”



周瑜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道:“也好!日后若是有了讨要他们的机会,我会及时通知你的!”



“那就麻烦公瑾了——”孙策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



走在路上,他还扬起手臂,对着后方挥了挥手,哈哈一笑,道:“公瑾,我期待着与你并肩作战——”



周瑜微微一笑,也对着他挥了挥手,默默回应一句:“那个时间应该不远了!”



孙策带着吕范和孙河,赶到丹阳,投靠舅父吴景,在他的支持下,招募到数百精壮。



然后,讨伐泾县,击败了山贼祖郎,总算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



随着徐州形势越来越紧张,刘备率领一万嫡系大军,返回不其坐镇。



如今,他在历城一带布置“也好!日后若是有了讨要他们的机会,我会及时通知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